华宁陶,古称“宁州陶”,已有上千年的烧制历史。华宁釉陶,始于明初,盛于清朝,形成于碗窑,名成于绿釉,至今已有600多年的釉陶烧制历史,有华夏古陶“活化石”之美誉。随着产量、质量、工艺的日益提高,成为了云南独具魅力的名陶,华宁也因此被誉为“陶乡”,可谓“五千里方圆有宁州陶器、六百年技艺源景德瓷都”。
华宁釉陶经历了仿制宋代钧窑,到窑变釉陶,又经过了清代青花陶的兴盛期,其釉色斑斓、饱满,温润如玉,开片精美,一直深受收藏家和陶瓷爱好者的喜爱。在制作工艺上同其他陶器相比,尽管有很多共性,但也有自己独特的工艺,其主要工序有制泥、拉坯、施釉、烧制等。而且华宁陶是高温釉陶,釉色是华宁陶区别于其他陶器的重要特点。华宁陶取身边天然物入釉,因其天然性,往往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经过炉火淬炼,就会出现“黄如纯金、绿如翡翠、白如羊脂、蓝如宝石、紫如剑气、青如松烟”之美,这也是有别于其它瓷釉的特点之一。华宁陶釉色多样,较为常见的传统釉色有白釉、绿釉、酱釉、蓝釉、三彩釉、黄釉、乌金釉等,较有代表性的为绿釉。配釉的原料通常是老沙、泥浆土、草灰、铜矿等当地出产的天然料子。
华宁釉陶远近闻名,留下了辉煌的历史足迹,传承了精湛的制作工艺,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历经岁月的沉淀,华宁陶不断融入诸多新技术、新创意,产品推陈出新,由单一的生活陶发展至建筑陶、工艺陶、生活陶三大系列;其造型优美、釉色出众,流露着温雅气息的华宁陶令多少文人雅士爱不释手;其制作工艺颇具独特性,主要工序有制泥、拉坯、施釉、烧制等。华宁陶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批准为国家地标产品
华宁陶将借助厚重的历史、优越的人文地理条件,发展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实力产业、实现创新驱动的创意产业、满足精神需求的文化产业,以其鲜活的生命力让华宁陶重新走上振兴与发展之路,并立足云南,着眼世界,举全市之力,将华宁打造成“云南华宁国际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