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宁县教育局校园安全和防震减灾工作情况的汇报
华宁县教育局在县委、县政府和市教育局的直接领导下,在县直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党委、政府的支持配合下,深入贯彻省、市、县安全工作会议和相关文件精神,扎实开展学校安全工作,使我县教育安全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平安和谐校园建设再上新的台阶。现将我县学校安全和防震减灾工作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07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高级中学1所,初级中学8所,完小74所,小学教学点3个,职业高中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县幼儿园1所,乡(镇)幼儿园 19所;全县在校学生35665人,其中:高中2601人,初中9157人,小学18256人,职中968人,幼儿、学前班4683人;教职工2124人,师生合计37789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8.06%。
二、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明确责任,切实加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领导。
一是教育局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工作领导机构,及时调整和充实领导小组成员,加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督查和指导,适时研究安全问题,制定整改措施。一年来,我局领导班子共召开安全工作专题会议6次,认真研究学校安全工作。各学校、幼儿园相应建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做到领导到位,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落实有力。
二是落实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年初,我局与各学校、幼儿园签订了《安全目标责任书》,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实行学校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承办谁承担主要责任。各学校、幼儿园逐级签订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将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校点、到个人,实现层层监管,层层抓落实。
三是实行局领导及职能科室分工负责联系学校维护稳定和安全工作制度,县教育局安全专干设在教育股,负责综合协调,在安全工作中认真落实服务承诺制、首问首办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行政问责制四项制度,确保政令畅通。
四是完善重大事故上报制度。我局明确规定中小学、幼儿园如发生重大事故要在半小时内以电话方式报教育局党政办,第二天上报书面报告,杜绝重大事故瞒报、延报或漏报现象的发生,确保学校安全事故得到及时、合法的处置。
(二)警钟长鸣,全面加强学校安全宣传工作。
一是督促和指导各学校抓好安全宣传工作。各学校充分利用广播、板报等宣传阵地和通过挂横幅、警示牌等形式,向广大师生宣传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防范常识,教育师生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各校组织师生观看交通安全、禁毒和防艾宣传片共68场,开展安全主题班(队)会活动450次,有效地提高了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
二是广泛开展安全宣传活动。利用防灾减灾周、防震减灾日到来之际。在全县各学校开展各种防震减灾演练、宣传教育活动。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以来全县中小学幼儿园,累计举办应急演练870场(次),举办大小培训班880场次,培训教职员工4.54万人次,组织街头宣传咨询4次;出黑板报510块(板);共发放应急知识手册、挂图、宣传材料15000余份。在17所中小学开展了防灾减灾知识竞赛,参加学生达10000余人;在12所学校的64个班级中,开展了撰写防灾减灾学习心得体会活动。参加学生3000余人,共评选出优秀作品2305篇;在全县各学校共组织师生观看防灾减灾光碟影片85场次,观看师生19000余人;悬挂横幅20条、标语38条;举办专题展览7场次,参展师生6500余人。一年来,我局制文下发或转发各类安全文件上百份,全面宣传上级的安全会议和有关文件精神,指导学校围绕各个时期安全形势和工作重点开展工作,并督促学校抓好落实,要求件件有落实的反馈材料,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是加大师生外出活动安全宣传力度。坚持校外教育教学活动审批制度,对体育中考、春游、运动会等活动进行严格审批,落实安全责任人。
五是邀请法制副校长和校外辅导员进校园开展专题讲座,向师生宣传讲解相关法律法规、抗震减灾等知识,提高师生的遵纪守法意识和防震减灾能力。
(三)多措并举,狠抓防震减灾工作。
针对地震灾害的突发性和巨大灾害性,我局多措并举,全面抓好防震减灾工作。
一是及时下发了《华宁县学校安全常规》和《关于在全县中小学和幼儿园开展防震减灾知识教育和防震应急演练的通知》等有关文件,发放抗震知识光盘、加大培训力度。2010年,我局两次集中全县校长,进行安全专业知识、防震减灾知识培训。特别是5月21日在华一中的培训,不但集中了全县中学、中心小学校长,而且还集中了全县完小校长共100多人参加了培训。对各级各类学校的防震减灾工作作出安排和部署,明确工作要求,做好工作指导。
二是狠抓工作落实,在出台《华宁县县教育系统防震减灾应急预案》的基础上,与华宁县防震减灾局一起指导全县各学校共制定防震减灾应急预案20个,并认真开展防震减灾演练活动,在演练中不断修正和完善预案,将纸面上的预案变为实实际际的学校安全活动,促进了学校师生防震减灾能力的提高。2010年,由于持续干旱,省内外均发生了地震,各学校更加强了预防灾害的准备工作,有的完小做到了每周组织一次学生地震自救逃生演练(青龙矣马伯小学等),参加演练师生达3万余人次,演练学校达100%。通过演练提高师生的自救逃生能力,同时以此哀悼“5.12”、“4.14”地震中死去的同胞。去年在38所学校开展了地震、火灾自救逃生演练,参加演练师生达18000余人次。
三是深入开展防震减灾知识教育,在认真上好初二地理课《防震抗震》一章的内容的同时,全县各学校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板报、国旗下讲话、校会班会等形式,准确、全面、深入地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全县共刊出防震专题板报36期,举行抗震减灾知识讲座23次,校园广播播报抗震救灾知识达50多次,在全县各学校共组织师生观看防灾减灾光碟影片85场次,观看师生19000余人。通过这些活动普及了防震知识,提高了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
四是组织人力对全县所有校舍的抗震设防烈度进行认真检查和评估,并根据施工图逐一进行登记造册,同时将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的抗震设防烈度情况录入《云南省中小学校舍管理信息系统》,较为准确地把握了全县校舍的抗震情况,促进了学校抗震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严密防范,做好防汛救灾工作。
我局结合全县有许多学校地处河谷、河边的实际,加大学校防汛工作力度,确保防汛救灾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是高度重视,立足于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切实落实校长责任制为主的防汛责任制,认真贯彻各级防汛安全文件精神,确保各项防汛准备工作及时到位。
二是加强对学校防洪设施的巡查,及时发现和整治安全隐患,加固挡墙和围墙,确保汛期学校安全。
三是在出台《华宁县教育系统防汛抢险应急预案》的基础上,督促各校制定防汛安全应急预案共17个,落实相关应急程序及抢险救灾工作人员,确保灾害发生时能及时有效地组织开展救灾工作,将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四是建立24小时值班制,严密监控学校周边河流汛情,做到危急汛情及时发现,险情出现及时组织师生疏散和抢救学校财产,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五)全面排查,抓好学校安全隐患整治工作。
为切实抓好学校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工作,我局结合全县实际,研究出台了《华宁县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明确各阶段工作重点和工作要求,全力抓好学校安全工作。
一是与交警、卫生、食药监督等部门联合开展安全检查,重点检查道路交通、食品卫生、传染病预防以及师生心理健康等安全防范措施。
二是多次安排局机关干部深入各学校,对各学校进行拉网式校舍安全大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建立健全全县校舍危房台账,准确把握危房问题的面度及程度。并督促各校加强危房安全隐患整治工作,对于轻微隐患,学校能自己解决的,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到位;对于严重隐患,要求学校做好相关校舍的停用及安全防范工作,重点抓好D级危房的停用工作,责令各学校一律停止使用和拆出D级危房,2010年续建和新建项目共有26个,拆除危房面积15071平方米,新建校舍面积25423平方米,投入资金2800万元。示范小学厕所、矣甫小学、斗居小学、海关小学、青龙小学、右所小学、山羊母小学、十中、甸尾小学、县幼儿园、六中教学楼、宿舍楼等工程已完工投入使用,其余工程正抓紧施工。彻底排除D级危房隐患,并对C级、B级危房进行彻底修缮。同时,我局还加大学校校舍建设项目申报和建设力度,全面推进校舍排危工作。
三是切实加强对流行性疾病的防控工作。去年以来,我局及时安排,周密部署,指导各学校和幼儿园加强对儿童手足口病的排查和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新庄等地发现手足口病时,及时派出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配合卫生防疫部门抓好疾病防治工作,有效遏制了疫情的爆发和蔓延,并及时发文通知各学校做好安全防范,确保了全县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
四是加大食品卫生的检查力度,及时排除安全隐患。我局每个学期都要多次组织人员深入各学校开展食品卫生专项大检查,发现存在购买菜类没有索要合格凭证、生熟食物没有分开储存等安全隐患及时处理,确保师生的饮食安全。
五是加强消防隐患排查,全面抓好学校消防安全工作。我局对学校消防安全工作高度重视,成立有专门的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并定期组织人员深入各学校检查消防工作,重点检查学校用电线路、用火、用气及消防设施等,做好火灾防范工作。各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安全用火、安全用电教育,杜绝学生私自生火、私拉私接电线等行为,学校消防安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六是全面排查交通安全隐患,确保学校交通安全工作。认真做好师生乘车安全教育,重点加强了教师安全驾车和学生安全乘车教育,发放各类交通安全宣传资料9000余份,张贴交通安全宣传标语60余条,坚决禁止教师无证驾驶、酒后驾车等违法行为和学生乘坐无证无牌车辆的行为,杜绝师生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配合交警部门做好校门口车辆减速带及减速标志牌的设置,确保学校交通安全工作抓出成效。
七是大力加强学校稳定工作,组织各校深入排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矛盾,加强引导和教育,做到防患于未然,及时化解矛盾,杜绝教育系统各类冲突事件的发生。
(六)部门联动,加强学校周边治安秩序整治工作。
一是初春和秋冬季节,针对流感、手足口等可能发生的疫情,与卫生部门联合对学校周边卫生状况、水源问题进行清理整顿,确保师生饮水安全。
二是与交警部门联合,针对学校门口交通安全隐患进行整改,在临路学校门口安装交通警示牌和设立交通减速带。
三是与公安、环保、卫生等部门在高考、中考期间,综合治理学校周边环境,确保考试顺利进行。
四是与公安、消防、卫生、工商等部门联合行动,全面开展学校安全大检查,对学校周边饮食店、摊点、网吧、娱乐厅和滋扰学校的社会闲杂人员进行大力整治。
五是与公安派出所密切配合,在城区学校下晚自习后,加强对学校周边的巡逻和监控,制止打架斗殴等治安事件发生。整治行动进一步优化了学校周边治安秩序,确保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县学校安全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全县未发生重特大学校安全事故,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极少数学校领导安全意识还不够强,对安全工作认识不够,安全工作尚需进一步加强。
二是部分农村学校校舍大多十分陈旧,年代久远,抗震度低,不利于抗震减灾工作。
三是我县目前仍有部分学校校舍属于危房,由于资金紧缺,排危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四是多数城区学校和乡镇中心学校处于人流密集的街区,校园周边环境较为复杂,学校周边治安秩序出现反复现象,尚需建立科学的长效机制。
五是由于办学条件差,大多数学校食堂布局不尽合理,部分学校食堂设施简陋,食品加工过程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六是部分学校紧临公路(葫芦冲小学、斗居小学、七中、乐士堂小学等),交通安全存在一定的交通安全隐患。
八是由于校舍紧缺,部分学校学生住宿条件差,人员拥挤,消防设施配备不足,消防安全隐患仍然存在。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强学校安全制度建设。全面修订、完善学校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制度和运行细则,不断完善学校安全工作目标考核机制和激励制约机制,进一步健全重特大事故和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程序。
二是层层落实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加强责任追究。督促各学校自觉把健全、完善和落实学校安全责任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落实学校安全责任制,把学校安全工作成效作为学校领导考核的重要内容。
三是落实学校安全隐患整改措施,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我局将加大对各类事故隐患的整治力度,建立隐患整治责任制,做到责任单位、责任人、整改时间、整改措施、整改资金和应急预案“六落实”,对每一项安全隐患加强跟踪监督,随时掌握了解整改情况,直至得到解决。进一步督促各学校对事故及灾害应急预案进行演练,确保学校师生生命及财产安全。
四是主动抓住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等机遇,积极申报项目和筹措资金,加大校舍排危工作力度,及时排除危房安全隐患,增强学校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五是密切关注重点学校的周边治安秩序,积极争取有关单位和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加大校园周边治安秩序的整治力度,建立整治工作的长效机制,不断巩固整治成果,为学校师生创造一个安全、稳定、和谐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总之,我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认真开展好校园安全工作,做到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全面开展,校园安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距离上级的要求尚有一定的距离,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比较多。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局将进一步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责任意识,时刻绷紧学校安全这根弦,对全县的学校安全工作做到“心中有底、督促到位、措施得力、常抓不懈”,防范和杜绝重特大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增强学校抗灾减灾的响应速度和能力,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安全平稳运行,为华宁教育的健康发展和构建平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华宁县教育局
2011年2月22日
出处: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玉溪市华宁县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华宁县教育局 发布人:华宁县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