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库概况
白龙河全流域径流面积181km2,属珠江水系南盘江流域,为华宁河一级支流,发源于流域北部的其林山一带山脊,河源高程约2177m。自河源起,大致北东南西向先后流经辛寨子、新房子后在窑房附近逐渐转为北南向,往下经麻栗湾、大巴塘等村后以西向东经冲麦、小路南后进入白龙河水库库区,出库后由北向南进入上村、下村后再次转为西东向穿越华宁县城南部边缘,与沙河、龙珠河交汇,最后汇入龙洞河。流域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分水岭高程大都在2000m以上。
白龙河水库位于县城西北方距县城12km,在宁州街道西冲村委会普沼村上游500m的白龙河谷中。水库始建于1954年,坝高6m,库容6万m3,后历经三次扩建,于1980年建成为坝高46m,坝顶长135m,总库容1200万m3的中型水库,法定控制蓄水1030万立方米。水库坝址以上流域面积72km2,河长22.9km,河道平均比降12.4‰,位于东102°46′—102°55′,北纬24°11′—24°26′的范围内。坝址以上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930毫米,多年平均流量1692万立方米,扣除上游几个小水库控制262万立方米,还有1428万立方米,最大洪水流量122.5立方米/秒,最小流量0.03立方米/秒。该水库是一座以农业灌溉、城镇供水为主,兼有防洪保护、发电等综合利用功能的水库。
二、存在的问题
(一)水环境污染
1.生产、生活水污染
2012年11月,玉溪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华宁县白龙河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保护区面积72平方公里(其中一级保护区2.09平方公里)。2017年2月经华宁县环境监测站对审计送检样品进行检测,检测的总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氨氮4项指标中前3项指标严重超标,主要原因是水库上游江川县雄关镇居民和保护区附近的居民生产、生活污水引起。
2.面源污染
白龙河流域西冲片区每年雨季大量泥水和农业生产施用的化肥农药和农家肥通过雨水冲刷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水质遭到污染,对水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
(二)水土流失
白龙河流域西冲片区山高坡陡、沟壑密布、耕地集中,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响塘箐崩岗十分剧烈,水土流失更为严重,1981年扩建后至今该箐口已淤积泥沙8米厚达15万m3之多,减少了兴利库容 ,由于淤积泥沙地点距大坝放水涵管口只有350米,直接威协大坝与供水的安全运行。
(三)运行管理
白龙河水库管理所成立于1980年10月,现为准公益性事业单位,编制14人,现有在职职工10人,退休职工8人。经费从2017年6月由县财政按单位人员经费、公用经费总额的90%差额补助。近年来,在省、市、县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管理所坚持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水库管理,确保水库安全运行,充分发挥了工程效益。2009年,省水利厅从组织管理、运行管理、安全管理、经济管理四类三十项进行考核后,授牌“云南省一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2012年11月被评为“玉溪市生态文明之家”。
由于县城生活饮用水源改为二龙山水源,管理所失去正常运行的主要经济来源,除财政差额补助收入外,仅有微量的农业灌溉水费,导致管理所经费严重不足,加之管理任务繁重,管理人员少和技术力量薄弱,管理所运行十分困难。
三、需要市级河长帮助解决即将实施的工程经费
(一)一级保护区两村庄生活污水处理
1、小路南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小路南村隶属于西冲村委会,地处宁州街道西边,距离居委会6公里,距离宁州街道9公里,国土面积4.27平方公里,海拔1765米,年平均气温14.90℃,年降水量914.3毫米,适宜种植烤烟等农作物。有耕地344亩,其中人均耕地1亩;有林地6047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98户,有乡村人口343人,其中农业人口343人,劳动力261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55人。201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844.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187.00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烤烟为主。按环境保护部发布的《村镇生活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试行)》(HJ-BAT-9)中的标准,村庄人均生活污水量按110升/人·天计算,则小路南村每天生活污水产生量为:343×110=37.73m3/天。
2011年,由华宁县环保局出资,在位于村下、污水排放较集中的地方建建有氧化塘污水处理设施,面积约400平米,但疏于管理,氧化塘功能锐减,不能正常工作。原氧化塘为环保部门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有关设计标准设计建设,满足该村污水处理能力,项目建成后疏于建后管理,致使工程未能正常发挥效益。
建议恢复该项目功能,满足该村污水处理排放。处理方案:(1)新建输水管道,将各家生活污水直接排入输水管道内,实现“雨污分流”。 (1)将污水统一归至氧化塘内;(3)清除现氧化塘内所有杂物,恢复水生植物。投资估算:82万元。
2、黑铺寨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黑铺寨村隶属于西冲村委会,地处宁州街道西北边,距离居委会3公里,距离镇16公里,国土面积0.58平方公里,海拔1785米,年平均气温14.80℃,年降水量914.30毫米,适宜种植烤烟等农作物。有耕地86亩,其中人均耕地0.80亩;有林地778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25户,有乡村人口110人,其中农业人口110人,劳动力7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70人。201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6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157元,主要以烤烟为主。按环境保护部发布的《村镇生活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试行)》(HJ-BAT-9)中的标准,村庄人均生活污水量按110升/人·天计算,则大路南村每天生活污水产生量为:110×110=12.1m3/天。
处理方案:新建氧化塘、人工湿地,新建输水管道,将各家生活污水直接排入输水管道内,实现“雨污分流”,最后将污水统一归至氧化塘内。
项目估算投资:62万元。
(二)管理所湿地建设工程
白龙河水库管理所多年的生产、生活污水,为不进入水库污染水体,用管子引流到水库大坝脚处排放,未经任何处理与水库溢洪道下泄水流并入白龙河。
按环境保护部发布的《村镇生活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试行)》(HJ-BAT-9)中的标准,村庄人均生活污水量按110升/人·天计算,则白龙河水库管理所每天生活污水产生量为:20×110=2.2m3/天。
处理方案:为防止白龙河水库管理所生产生活污水,二次污染白龙河水体(龙洞河上游),在大坝脚外130米处新建人工草本湿地1800 m2,将从管理所引流到水库大坝脚处排放的生产、生活污水导入湿地内,通过湿地自然净化,最后并入白龙河。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具有缓冲容量大、处理效果好、工艺简单、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等特点。
项目估算投资:10万元。
(三)防汛抗旱物资储备仓库建设工程
白龙河水库管理所防汛应急抢险物资储备仓库距离水库正常蓄水位仅5米,为土木结构并经30多年使用已成危房,随时存在倒塌倾入水库污染水体。县级河长、县委书记黄云鹍同志在2017年4月27日巡河调研查看水库时指出,拆除老旧房屋,完善库区美景。白龙河水库管理所及时行动,于2017年5月3日前按河长要求拆除200平方米仓库危房,并在原土地上进行绿化,种植樟木树和樱桃树十余棵。
防汛物资的合理储备、快速调运、及时到位是水库防洪抢险的关键保障。为保证水库安全运行,应尽快新建白龙河水库防汛应急抢险物资储备仓库。
处理方案:建设位置计划在白龙河水库管理所车库旁空地,建造面积100平方米,砖混结构,一层。
项目估算投资:12万元。
四、建议市级河长关注的问题
完善流域协作机制。建立白龙河水库上游水环境保护议事协调机制,加强与流域上下游州市、县区及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定期会商,联合监测、联合执法、应急联动、信息共享。
五、其他向市级河长汇报告事项
白龙河水库各级河长设置情况:市级河长1位(副市长朱家伟),县级河长1位(县委书记黄云鹍),乡镇级河长1位(宁州街道办主任李江伟),村级河长1位(西冲村委会主任吕东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