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宁县2019年安全生产形势分析
一、总体情况
2019年,全县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4起、死亡4人,同比事故起数减少2起、下降33.33%,死亡人数减少4人、下降50%。其中,发生道路运输事故4起、死亡4人,其他行业领域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全年生产安全事故同比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均实现“双下降”目标,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稳定向好态势。
二、行业事故分布情况
2019年,工矿商贸未发生事故,同比事故起数减少3起、,死亡人数下降7人,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均下降100%。(其中冶金等8行业事故减少1起,死亡人数减少1人,同比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均下降100%;建筑施工事故减少2起、死亡人数减少6人,同比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均下降100%)。
道路运输发生事故4起、死亡4人,同比事故起数增加1起,死亡人数增加3人。
其他行业未发生事故。
三、事故风险分析
(一)建筑施工事故得到有效遏制。我县建筑施工事故得到有效控制,。
(二)修理维护、技术服务等其他非高危行业事故风险仍然存在。修理维护、废旧物资回收等小、散生产经营(施工)单位是当前安全监管盲区,生产经营单位本身安全检查能力弱、主体责任落实程度差,同时由于其行业主管部门不明确,无法对其进行有效指导和监管,其事故风险无法得到有效预期及控制。
(三)道路运输事故风险仍未得到有效控制。2019年,我县道路生命防护工程建设任务未完成、道路运输万车死亡率上升0.01%,我县道路运输事故风险呈上升趋势。
(四)节后复工复产和岁末年初是生产安全各类事故的高发期。从事故发生风险看,岁末年初等节假日前后,由于企业赶工期、赶进度及从业人员临近节日产生的麻痹思维,加上节假日期间群众出行、聚会增加,都提升了各类安全事故风险等级。
四、下一步措施建议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当前以及今后安全生产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一)充分认识春节、“两会”重要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当前正值岁末年初,春节及全国、全省、全市“两会”重要时间节点,返乡潮即将来临,群众游玩出行增多,人流车流增加,一些地区和单位容易出现松懈思想,抢工期抢进度以及违法违规生产经营现象极易“回潮”,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醒。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工作的特点,突出重点行业领域,采取更加强有力的措施,切实加强对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监管,有效防范各类事故,确保全县人民群众度过一个欢乐、祥和、平安的节日。
深化安全集中整治和专项治理,坚决遏制较大以上事故的发生。
全面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坚决整治安全生产突出问题,彻底排除治理安全生产隐患,要针对春季低温、霜冻、雨雪、寒潮等灾害性天气易诱发事故等情况,突出抓好交通运输、消防、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及烟花爆竹等重点行业领域的隐患排查治理。要突出抓好烟花爆竹生产、储存、运输、销售、燃放等各个环节的安全检查,严厉打击节日期间烟花爆竹非法经营活动,要严格执行《烟花爆竹零售店(点)安全技术规范》,在禁放区域内坚决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
认真督促各生产经营企业做好春节期间停产和节后复工复产安全工作。
节后从业人员沉浸在节日气氛中,思想容易松懈麻痹;生产设施设备检修维修等高风险作业频繁;大量新员工陆续上岗,岗前培训教育不到位、违规违章作业的可能性增大,各类诱发生产安全事故的风险交织叠加。要严格落实节日期间停产检修作业和节后复产时的安全保障技术措施,复工复产前要制定详细工作方案并进行全面、系统的安全检查。要切实加强停产检修和节后复产的安全管理。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复工复产之前必须严格执行隐患整改验收审批的相关规定。
(四)加强值班值守,强化应急响应和处置工作。
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到岗带班、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制度,保持通讯联络畅通。要健全完善部门间协调联动和应急处置工作机制,科学指挥、专业处置各类突发生产安全事故、紧急事件,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全力避免次生灾害。要严格执行信息报告制度,密切关注互联网、新闻媒体披露及群众举报的事故信息,按规定及时报告事故险情,防止瞒报、漏报、错报和迟报等问题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