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华宁“十二五”发展的“画卷”,跃入眼帘的是一道道文明的风景,扑面而来的是一股股新的气息。五年拼搏奋进,五载春华秋实。全县人民思想道德建设速度加快,社会现代文明程度不断提升,优秀文化传统重新焕发出青春的活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正成为华宁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强大精神动力。
我县于2014年在全市率先启动 “善行美德光荣榜”建设试点工作,位于县城中心的城关社区紧跟步伐,结合地处城镇的实际,以社区服务、失地创业、诚信立业等居民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作为支撑,突出“四德”分类,及时启动了“善行美德”光荣榜创建工作,社区群众积极响应,主动参与,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据城关社区党总支书记何永辉介绍:通过开展活动,社区居民道德素质取得了五个方面的成效:社会风气明显好转、群众观念显著增强、居民素质明显提升、新型人际关系逐步建立、劝善扬善不断涌现。道德正能量使全社区居民激发着内心队伍、感恩之心,并且激励着更多人加入扬善劝善的队伍,在全社区形成学先进、比先进的热潮。
城关社区只是全县善行美德创建工作成效的一个缩影。目前,我县各乡镇(街道)的部分村(社区)和部分县属单位开展试点建设工作20家,建榜47块,上榜公布先进典型好人好事1100余人(件),建榜工作已推广到全县78个村居委会(社区)。
“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走进华溪镇小寨村委会,40多米长的“文化长廊”让人耳目一新,一股清新的乡村文化新风迎面而来。这是小寨村党总支投资5万多元创新开展的“文化墙”建设活动,将一面面墙体变成了传播文明的载体、教育群众的阵地、美化家园的景观,形成了“政府低投入、农民得实惠”的农村文化建设模式,不仅丰富了乡村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潜移默化中教育了群众。
5年来,我县着眼于用好抓手搭建平台,充分发动群众,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正从各个层面不断汇聚。“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美丽华宁暨城乡清洁活动、“抗旱保民生、保春耕、送水解民忧”活动、系列演讲征文活动、“道德模范”评选、“道德讲堂”活动, “好婆媳”评选等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让思想道德教育进入千家万户,大批优秀华宁人和优秀集体也在实践的锻造中不断涌现。
几年来,全县共评选出省级文明单位10家,省级文明村7个,市级文明单位22家,县级文明单位40家;“华宁好人”10名,市级道德模范候选人5名,“岗位学雷锋”示范点1个、标兵2名,评选表彰我县首届“美德少年”10名,其中2名入选“玉溪美德少年”。
荣誉在前,使命在肩。站在“十三五”新的起点上,华宁在积聚物质力量的同时,培育精神、化育文明,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文明城市、评选道德模范、倡导志愿精神犹如树立起一个个座标,徐疾有致地构成了华宁这座城市的精神地图,一股强劲的精神力量正簇拥着华宁,朝着既定的现代化目标而努力奋进。
出处: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玉溪市华宁县文化旅游广电和体育局 发布人:张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