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千方百计稳增长、提质效,全县经济稳中有进,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
一、综 合
生产总值:根据统一核算结果,完成生产总值150.77亿元,同比增长5.1%(按可比价格计算)。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0.78亿元,同比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32.62亿元,同比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87.37亿元,同比增长3.5%。三次产业结构从2023年的22.0:19.9:58.1发展变化为20.4:21.6:58.0,第一产业下降1.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0.1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04.87亿元,同比增长6.4%,占生产总值的69.6%,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6.68亿元,同比增长7.2%,占86.7%;第二产业增加值23.10亿元,同比增长7.8%,占70.8%;第三产业增加值55.09亿元,同比增长5.4%,占63.1%。
地方财政收支: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1亿元,比上年增收0.60亿元,增长11.8%。从收入类型看,税收收入3.50亿元,同比下降13.5%,其中:增值税1.21亿元,下降16.8%,烟叶税0.87亿元,下降4.1%;非税收入2.22亿元,比上年增收1.15亿元,增长106.9%。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43亿元,比上年减支0.44亿元,下降2.9%。从主要支出科目看,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46亿元,与上年持平;教育支出3.64亿元,同比增长0.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85亿元,同比增长14.9%;卫生健康支出1.64亿元,同比下降5.7%;农林水支出1.78亿元,同比下降30.5%。
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9%。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16.7%,第二产业投资(全部为工业投资)同比下降34.8%,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82.8%。从投资主体看,民间投资同比增长40.3%,占投资总额的43.1%。
二、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7.21亿元,同比增长3.7%(按可比价计算),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1.48亿元,同比增长3.7%,占生产总值的20.9%。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构成看:农业产值37.24亿元,同比增长4.0%,占78.9%,其中:蔬菜产值12.44亿元,同比增长3.1%,水果产值15.11亿元,同比增长5.6%;林业产值1.41亿元,同比增长8.1%;牧业产值6.64亿元,同比增长0.1%;渔业产值0.30亿元,同比增长3.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62亿元,同比增长10.0%。
主要农产品产量:粮食总产量6.47万吨,同比增长1.0%;烤烟产量1.21万吨,同比下降1.4%;油料产量3239吨,同比增长0.96%;蔬菜产量41.32万吨,同比增长5.2%;柑橘产量47.78万吨,同比增长8.8%。
畜牧业产量:肉蛋奶总产量2.34万吨,同比增长1.7%,其中:肉类产量2.1万吨,同比增长2.3%;禽蛋产量0.2万吨,同比增长2.7%;牛奶产量0.04万吨,同比下降25.8%。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年末耕地面积41.72万亩。全年完成水利工程110件,年内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3万亩,年末总灌溉面积16.72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13.84万亩。截至年末,有水库、坝塘206座,其中:中型水库2座,小型水库39座,坝塘165座,总库容5598万立方米,年末蓄水量3408万立方米;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3.23万千瓦,大中小型拖拉机1844台,微耕机15830台(套),农产品初加工动力机械6760台,畜牧养殖机械9896台,谷物联合收割机21台,水产机械103台,植保无人机288台。2024年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4017.4吨,比上年下降0.0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26.03亿元,同比增长6.4%,占生产总值的17.3%,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增长7.5%。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2.89亿元,同比下降7.1%;制造业增加值19.46亿元,增长4.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3.68亿元,增长19.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48.38亿元,同比下降2.6%。
除黄磷产品产量下降外,其他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均增长。
建筑业:实现建筑业增加值6.68亿元,同比增长19.1%,占生产总值的4.4%。有资质以上建筑企业21户,从业人员期末人数2179人。签订工程施工合同14.1亿元,其中:本年新签6.82亿元,占48.4%。全年营业收入5.82亿元,同比增长6.1%,实现营业利润1904.6万元,同比增长66.9%。
四、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实现增加值8.40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占生产总值的5.6%。截至2024年末,境内公路里程1917.4公里,其中:二级以上90.27公里,占总里程的6.6%。在总里程中,县道410公里,乡镇道路1448.8公里。全年公路客运量201.5万人次,旅客周转量6954.6万人公里。邮政业务总量4711.18万元,同比增长46.0%。截至年末,全县拥有机动车97906辆,其中:汽车42275辆,摩托车55288辆,挂车300辆。
五、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0.3亿元,比上年增长4.3%。截至年末,拥有固定电话用户3919户,同比下降14.9%;移动电话用户18.85万户,同比下降4.3%;互联网用户26.17万户,同比下降2.2%;广播覆盖率100%;数字电视用户4.13万户,有线电视用户5.04万户。
六、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39亿元,同比增长7.0%。
批发零售业:批发零售业实现增加值26.25亿元,同比增长10.1%,占生产总值的17.4%。批发业商品销售额72.5亿元,同比增长11.0%;零售业商品销售额54.58亿元,同比增长10.9%。
住宿餐饮业: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7.56亿元,同比增长11.2%,占生产总值的5.0%。住宿业营业额2.75亿元,同比增长13.1%;餐饮业营业额19.71亿元,同比增长12.6%。
七、金融业
金融业实现增加值3.89亿元,同比增长1.7%,占生产总值的2.6%。截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0.61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其中:住户存款97.95亿元,比上年增长9.2%;各项贷款余额95.1亿元,同比增长14.6%。金融机构存贷比1:0.86。
八、科技、知识产权、教育
科技、知识产权:全年申报科技项目31项,新列入科技专项计划项目13项,其中:省级11项、市级2项。
教育:截至2024年末,共有各级各类学校92所,其中:高级中学1所、初级中学6所、完小50所(不含海关、海镜)、职业中学1所、幼儿园34所。全县在校生26699人,其中:高中在校生2707人、初中在校生6099人、小学在校生12094人、职中在校生759人、幼儿园(学前班)在园幼儿5040人,在职教职工2114人。师生合计28813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3.5%。
九、文化、体育、旅游
文化:截至2024年末,全县有图书馆、文化馆各1个,文物管理所1个,农村图书室78个,群众业余演出团(队)326个。图书馆藏书10.7万册,接待读者7152人次,外借、阅览图书3.37万册次。县、乡文化馆(站)年内举办展览7个,组织文艺活动105场,藏书2.64万册,文物藏品269件(套)。
体育:全年组织体育竞赛28次(县级),参赛代表队287支次,参赛人员8270人次,向上级输送运动员10人。截至年末,建有400米跑道田径场4块,游泳馆(池)5个,网球场3块,篮球场283块,地掷球场3块,门球场6块。经常参加体育健身活动7.96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7.4%。
旅游:全年共接待游客304万人次,同比增加50.9万人次,增长16.7%;实现旅游收入33.51亿元,同比增长17.7%。
十、卫生、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卫生机构、人员:截至2024年末,全县有卫生机构135个,其中:医院3个,卫生院5个,妇幼保健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各1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23个;病床966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598人,执业医师490人,执业助理医师111人,注册护士776人。
医疗机构诊疗:医疗机构全年诊疗169.57万人次,同比增长9.7%,其中:门诊、急诊166.98万人次,占总诊次的98.5%。健康检查3.42万人次。住院35546人次,同比增长0.7%,住院病人手术5883人次,出院35185人次,同比增长0.4%。
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执法:年内报告乙类传染病11种612例,传染病发病率328例/十万人;免疫“五苗”覆盖率98.12%。全年现场卫生监督检查7654次,合格率99.78%。抽检餐具30件、生活用水21件,合格率92%。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全县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单位13342个,其中:企业13192个,机关事业单位150个。参保职工32529人,其中:企业27461人,机关事业单位5068人。离退休人数6280人,其中:企业3673人,机关事业单位2607人。全年缴纳基本养老金26056万元,支出养老保险金32325万元。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4234人,参保率99.5%,与上年持平。筹集保险金10463.9万元,同比增长158.5%,其中:个人缴纳2651.7万元,同比下降2.2%;中央补助5074.4万元,同比增长32倍。按月领取养老金人数3.45万人,支出养老金6655.1万元,人均领取1928元。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单位531个,其中:企业372个,机关事业单位159个;参保职工16545人,其中:在职人员11336人。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收入7481万元,个人账户基金收入3277万元。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出7528万元(包含上解上级支出),个人账户基金支出3141万元。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7.18万人,享受待遇89.49万人次,其中:住院4.44万人次,门诊85.05万人次。待遇支出8998.5万元,其中:住院6252.5万元,门诊2746.0万元。
社会福利事业:全县享受定期补助优抚对象总人数1488人,优待金总额1300万元。困难临时救助367户,救助金额170万元;困难医疗救助52708人次,救助金额1083万元。纳入最低生活保障6108人,其中:城镇居民1303人,农村居民4805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3232万元,其中:城镇居民973万元,农村居民2259万元。
十一、就业、居民收入、人口
就业:当年安置城镇就业人员2130人,开发公益性岗位820个,349名城镇下岗失业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5013人次;扶持创业175人次,发放小额创业贷款4306万元。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410元,同比增长3.7%。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84元,同比增长6.6%。
人口情况:据县公安局户籍人口统计,年末全县总户数78893户,总人口212885人。在总人口中,男性109040人,女性103845人,男女比例为105:100。少数民族67064人,占总人口的31.5%。据玉溪市统计局反馈,常住人口18.89万人,其中:男性9.72万人,女性9.17万人,出生率8.24‰,死亡率8.4‰,自然增长率-0.16‰,0-15岁3.13万人,16-59岁11.89万人,60岁以上3.87万人,城镇化率为44.84%。
十二、城市建设和房地产
城市建设:截至年末,县城建成区面积5.1平方公里,道路长44.0公里,面积103万平方米,供水管道100公里,年供水总量324万立方米,生活垃圾清运2.36万吨。拥有城市路灯3040盏,环卫机械35台,城区绿化覆盖面积211.8公顷,绿化覆盖率41.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38平方米。
房地产开发与交易: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12.15万平方米,销售面积12.1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54598万元,平均成交价格4512元/㎡。
十三、平安华宁建设、生产安全事故
平安华宁建设:刑事案件立案849起,侦破601起,破案率70.79%;治安案件受理1127起,查处602起,查处率53.4%;信访总量1731件次,比上年增加155件次,增长9.8%,办结1731件次,办结率100%;民间矛盾纠纷受理2211件,调解2211件,调解成功2134件,成功率96.5%。
生产安全事故:全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5起。安全事故死亡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