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华宁县公安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关于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谁来普、向谁普、普什么、怎么普”这一主线,认真组织研究,结合公安工作特点和华宁实际,因情施策,全面推进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有效提高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助推平安华宁建设迈向新台阶。
一、强化组织保障,科学谋划布局
县局成立由“一把手”任组长的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党委会、局长办公会等专题研究工作。根据上级公安机关和县委政法委的方案,结合县局实际,第一时间制发了《华宁县公安局2023年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试行)》,方案聚焦我县命案多发、矛盾纠纷频发、重复访越级访常发背后的法治宣传工作短板弱项,以实现“三下降一扭转”和涉未成年人犯罪“双下降”为重要目标,明确了任务、细化了措施,为全局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同时,按照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工作要求,领导制发了《华宁县公安局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工作细化责任清单》,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工作任务和完成时限,实行挂图作战、靶向发力、整体推进,层层传导压力、层级压实责任。形成由“一把手”认真抓、分管领导直接抓、各部门具体抓,全警参与、分工负责的普法工作格局,推动责任落到实处。
为确保专项工作取得实效,在充分考虑刑侦、治安等有关警种业务骨干,以及公职律师、法制教官、法制员等法治人才的前提下,组建县局普法工作队。在全局范围内抽调骨干民警,组建14人的普法专业队、32人的普法专员队、231人的扎根基层普法队,深入辖区开展普法工作,充实普法宣传队伍,给予普法工作最大的警力组织保障。
二、紧盯薄弱环节,突出工作重点
将近三年来发生过命案和治安问题突出、矛盾纠纷频发、信访总量较大的宁州、盘溪、青龙三个乡镇(街道)以及治安问题突出的村社区、中小学作为普法攻坚重点区域,并作好延伸工作,明确到具体村小组。同时,将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人员、农村“三留守”人员、中小学师生及不良行为青少年,以及琐事口角、婚恋家庭、邻里关系等矛盾突出双方当事人作为重点对象,实施分众化、个性化普法教育,增强普法实效,重点普法实现全覆盖。
结合盘溪镇命案、性侵、伤害等案件多发,矛盾纠纷频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相对突出和县公安局挂包盘溪镇专项普法工作实际,及时组织到盘溪镇召开专项行动推进会。安排局党委班子成员分别对盘溪镇17个村社区进行挂包负责,制定《华宁县公安局包保盘溪镇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工作计划表》,针对各村社区的特点因地制宜的开展普法工作。同时,安排县局一名班子领导带领专项工作队员按照每年不少于6次、每次不少于15天的要求对盘溪镇普法工作开展下沉督导指导、跟踪问效、普法培训等工作。
三、创新普法模式,坚持整体推进
(一)聚焦“源头”普。采取端口前移的方式,一是坐实接处警普法。注重处警现场执法效果,通过依法告知报警人和双方当事人矛盾纠纷化解方式、途径、成本和风险,引导群众知法、守法,从源头处化解风险矛盾。二是坐实窗口普法。依托派出所户籍窗口、出入境窗口、交警大队窗口建立普法宣传阵地,在醒目位置设置普法标语、海报,安排窗口工作人员充分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向办事群众全面宣传法律法规,发放《华宁县城乡居民守法提醒告知书》4000余份,工作广受群众好评。
(二)聚焦“全面”普。一是在案件办理中发力。紧盯讯(询)问、处罚告知等办案环节,采取面对面向行政相对人、犯罪嫌疑人开展以案释法、以法析理的方式,让2100余名当事人知晓违法犯罪后果、清楚维权救济途径、履行法定义务,达到“办理一案、警示一片”的效果。二是在重点场所服务管理中发力。以辖区派出所为主体,对辖区娱乐行业、特种行业、企业、出租房、村社区开展针对性普法,积极宣传法律政策,告知法定义务,督促落实安全主体责任。三是在护航群众安全出行上发力。华宁交警开展“普法强基”及“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传活动。通过采取多形式、多渠道的普及宣传方式,进一步深化了“普法强基”补安全短板专项行动及“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传工作推进,为全面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收到良好的社会宣传效果。四是在集中宣传上发力。充分利用“4.15”国家安全教育日、“5.15”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和乡镇赶集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结合工作实际,因地制宜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提升普法声势和效果。五是在新媒体宣传上发力。依托华宁公安官方宣传品牌,对专项普法工作开展全平台、高频次宣传报道。创新普法形式,扩宽普法渠道,制作公安法治宣传作品,使用图文、MV、漫画、一图读懂、普法小课堂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加强普法作品创作。年内我局通过华宁警方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对外发布普法信息88篇、发布短视频7条,发布普法宣传作品5个。其中多篇信息、多个视频被市级、省级媒体采用,切实掀起全警普法、全民参与的热潮。
(三)聚焦“精准”普。一是抓好重点人群普法。将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人员、农村“三留守”人员、乡镇中小学师生及不良行为青少年以及琐事口角、婚恋家庭、邻里关系、山林土地、经济纠纷等矛盾突出双方当事人作为重点对象,开展专项普法工作。二是抓好监所在押人员全面普法。重点对在押人员讲解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民法典等内容,并对在押人员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被监管期间应履行的义务和遵守的相关规定进行全面告知。采用 “现身说法”的方式引导在押人员悔过自新、知法、懂法、守法,避免再次违法犯罪。组织教师、学生代表参观监管场所,结合参观人员的年龄和身心特点,以案例的形式进行讲解,以此告诫同学们要遵规守法、筑牢思想道德防线。三是抓好校园普法。依托法制副校长和辖区社区民警对辖区88所学校开展普法宣传,经常性开展防范欺凌、性侵、拐卖,电信诈骗、校园贷以及加强网络安全、拒绝毒品、防范交通伤害等方面安全法治宣传教育。开展以案释法、引案入课等多种形式教学,协助学校上好安全防范教育“第一课”,切实提高了在校师生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四、锚定工作目标,展现公安作为
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开局之年,省委王宁书记积极研究谋划、扎实部署推动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省委政法委杨亚林书记多次部署并动员培训,将普法工作上升为专项行动、变革为党政主抓的基础性工程。我们清醒的认识到此项工作不仅是党委政府的重要决策部署,更是公安机关的主责主业。县公安局各部门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要求,牢固树立“执法者首先是普法者”的理念,做到普法工作与公安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卯定“三下降一扭转”和涉未成年人犯罪“双下降”总目标靶向发力、精准施策。
2023年华宁县公安局在普法工作中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对标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要求及人民群众的期待,仍然还存在着短板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华宁县公安局将持续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将普法强基工作融入到公安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以此次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为抓手,着力扩大普法范围,提升普法成效,持续推进普法工作,形成普法工作长效机制,切实增强人民群众敬畏法律、尊重生命的意识,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