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因婚返贫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建议
随着社会文化的繁荣、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人们生活幸福,婚姻自由,社会和谐安宁。但在农村,因陈风陋习和互相攀比,使得“结婚”变成村民的沉重负担,出现因婚返贫现象。以玉溪市华宁县为例,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婚房的投资、婚宴费用、彩礼也水涨船高,特别是家里越贫困的,越要“天价彩礼”,想通过嫁女儿让自己富裕起来,相对的导致了另外一个家庭债台高筑,变成了贫困家庭。总之,农村因婚返贫现象时有发生,产生的原因也比较复杂。
一是法制观念淡薄。农村普遍存在一些陈风陋习和攀比之风,部分人认为女儿养了几十年,要变成“泼出去的水”,要点彩礼理所当然,因而就有了像卖女儿一样收高价彩礼的现象发生。其实,“天价婚礼”尽管人人都不情愿,但又碍于面子无法抗拒。为了面子好看,你要的彩礼多,我要的比你要得还多,“房子和车子”成为标配,以此提高女儿的身价。你摆的婚宴200一桌,我就摆个300一桌,认为这样才有面子,好像自家比人家 “强”许多。
二是农村男女比例失衡。一方面农村重男轻女,歧视、遗弃女婴,终止妊娠女婴等的存在,导致男女性别比例失衡;另一方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年进城务工,更多女性倾向于在城里找到伴侣,加之,到外面开拓了眼界,更希望留在外面发展,导致农村女性数量减少,农村适龄男青年想要结婚,只能掏高价彩礼“买”媳妇。
三是经济问题。经济问题是根本原因,农村彩礼、婚宴费用上涨是人类社会生活货币化在婚姻上的表现。农村经济发展了,家庭收入普遍增加了,相对的彩礼、婚宴费用也随之水涨船高。但是,仍存在家里越贫困,越要“天价彩礼”的现象,其原因就是希望通过“彩礼”,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
为此,基层建议:
(一)加强基层普法教育和舆论引导。大力宣传正确的婚恋观,让文明风尚深入人心。政府要强化正面引导、加大宣传的力度,通过组织集体婚礼、倡导简约婚礼,鼓励支持开明的社会风气,支持先进青年率先破除“彩礼”习气。
(二)建章立制规范婚礼行为,成立红白理事会。让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等社会组织发挥作用,尽量打破高价彩礼、高价婚宴费用困局,促使婚姻习俗自然地进行演变转化,朝健康向上的新观念轨道和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方向发展。由村民代表商议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形成具有约束力的村规民约,村民家庭办事,事前应向理事会报告,征得理事会的同意。
(三)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让更多家庭脱贫致富,吸引更多的女性返乡,让女方家长有更多收益基础,不需要再依赖“彩礼”作为收入来源和保障未来生计的途径。
(四)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逐步消除养儿防老、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扩大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加入到农村养老保险体系中来,加大保障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为农村老人晚年生活增加一份保障,确保他们晚年基本生活,使他们的生活更加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