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工作评议审议意见,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提出了四大方面整改意见。我局高度重视,将整改工作作为全局重要工作来抓,多次召开中层干部会议安排部署整改工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梳理,科学分类,按照“先易后难,先急后缓,边评边改,尽快见效”的原则,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责任及时限,认真开展评议意见的整改落实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整改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县人大常委会评议意见中指出的存在问题
(一)班子建设方面。班子虽然已配齐,但仍然缺乏懂卫生专业知识的领导,班子还须加强学习、统一思想、进一步融合、形成合力,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能力。
整改情况:
一是加强局领导班子建设,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班子成员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用新思想、新观点和新方法来分析形式、谋划发展、解决问题;二是配齐班子后及时调整分工,促使班子成员尽快熟悉业务,进入新角色;三是定期召开领导班子工作碰头会,由班子成员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并对近期重点工作作安排,提高班子成员业务能力;四是增强领导班子团结干事的动力,处理好与乡镇和下属部门之间的各种工作,加强沟通交流,促进工作开展;五是强化领导班子对下属单位的督促指导。进一步加强下属单位领导班子的政治、思想、作风、纪律和能力建设,提升下属单位班子成员能力素质,增强干事创业本领;六是按程序推荐提拔县级卫生机构负责人1名、乡镇卫生院副院长4名,配强下属单位领导班子。
(二)队伍建设及工作管理方面。对全县卫生事业人才培养工作研究不够,人才资源整合不足;对股室的分工细化不够,各股室之间的工作联系与沟通等未做到资源共享、数据共享;对职工的学习、培训、教育和管理不够;对全县医疗机构的管理不够,人才引进、医生薪酬待遇等研究不够,工作考评等还须加强;对医生的管理、医德培养教育不够,医院服务水平、医务工作者从业水平综合素质不高;下基层指导工作不够,部分工作开展有依赖乡镇倾向,以会议、微信、电话的形式进行落实考核目标内容多、繁杂,临床工作弱化;对乡级尤其是卫生所(室)的指导和帮助不够,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弱化,乡村医生队伍不稳定。
整改情况:
一是积极争取卫生人才编制使用计划,2019年全系统引进人才24名,其中:紧缺卫生人才招聘6名,安置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4名,事业单位公开招考12名,县外选调2名;二是先后研究制定了《华宁县卫健系统内公开考调工作人员实施方案》、《关于参加考试和公开选调要按相关程序报批的通知》、《华宁县卫健系统编外人员管理办法》,做好本系统卫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稳定工作;三是加强机关内部管理,研究制定《华宁县卫生健康局内部管理制度》35项,强化职工教育管理,促进股室协调配合;四是正在积极协调我县落实“两个允许”的实施办法,争取用足用活现有医疗卫生单位薪酬待遇政策,提高全系统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五是各医疗卫生单位强化医疗服务主业,加强临床工作,多项创建提质工作取得成效,2019年,县人民医院提质达标和胸痛中心通过省级评审验收,年内成为了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教学医院;盘溪中心卫生院完成了省级确定的慢病管理中心和心脑血管救治站建设;盘溪中心卫生院、青龙中心卫生院创建一级甲等乡镇卫生院通过了市级验收;六是县卫健局加强对各医疗卫生单位的指导,按照基层减负年要求,精简发文、会议和考核,整治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2019年县卫健局实现精文减会压缩率达50%以上;七是切实推进乡村医生“乡管村用”,各乡镇卫生院组织医务人员定期到村卫生室坐诊带教帮扶,提高村医服务能力,稳定村医队伍,使乡村医生开展好家门口服务工作,方便农村居民看病就医。
(三)重点、难点工作推进方面。对全县卫生健康重点工作、重点项目推进力度不够,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欠债大的问题突出;县中医院建设推进缓慢。
整改情况:
一是积极向县政府争取,于年内拨付了县人民医院历年公立医院改革补助资金1024.62万元和胸痛中心建设补助资金70万元,缓解债务压力;二是县人民医院提质达标通过省级评审,将获得500万元的资金支持;三是县人民医院积极与银行系统接洽,争取长期银行贷款,降低利息成本,缓解财务压力;四是县人民医院实行定编定岗定员,充分调研各科室的工作数量、时间、质量、效率、劳动强度等,综合评价科学配置各科室岗位人员,在确保医疗质量前提下,用较少的人员完成较多的工作,从而提高医院工作效率,达到优质高效低耗的目的;五是正在协调处置县妇幼保健院原两处房产,用于新建项目建设;六是加快推进县中医院项目建设前期工作,确保省级确定建设方式前具备开工条件。
(四)人大代表建议案办理方面。对部分建议案的落实不到位,回复的意见过于简单,解决率不高。
整改情况:
2019年,我局没有牵头承办的人大代表建议案,在今后的办理过程中,我局将做到:一是认真落实局领导主管、办公室督办、股室或医疗卫生单位主办、专人承办的四级责任制;二是加强政策业务学习,灵活建议案办理方式,多与代表面商,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提高办理工作质量。
二、工作评议征求意见清单
(一)人员不足,一是领导班子配置不齐(评议动员会时还未配齐);二是职工偏少,事多人少现象突出。
整改情况:
一是组织部门于2019年10月23日配齐了县卫健局领导班子,有局长1名、党工委书记1名、副局长4名;二是加强与编制部门协调,增加卫健系统用人计划,2019年全系统引进人才24名;三是县卫健局统筹安排各项业务,平衡各块工作,用活现有工作人员,调动工作积极性。
(二)机构改革从安监、民政划入的职能,未配置工作人员,工作难开展。
整改情况:
一是按照机构改革后划转职能,调整人员结构,配备工作人员履行新职能,将从安监划转的职能并入医政医管药政中医股,将从民政划转的职能并入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股;二是加强与安监、民政部门对接,做好有关工作交接,使工作人员尽快熟悉新业务,适应新角色,目前职业病防治和部分老龄委工作正常开展。
(三)人才培训还不够,人才资源整合也不足。
整改情况:
一是加强对现有人才的培养培训,促进知识更新,提升专业水平。2019年,卫健系统各医疗单位外出进修48人次,短期培训256人次,邀请上级专家举办讲座15期,完成继续医学学分验证781人次,购买“医博士”网卡902人,参学人员均达到要求。完成医师资格考试报名共计118人;二是加强对全科医生的培养培训,通过医学院校培养、基地培养、转岗培训等方式强化全科医学的引进培养,改善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结构。各乡镇卫生院已注册全科医生达到35人,目前正在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2人。三是加强县级医院对基层卫生机构的帮扶,加大临床带教和业务指导力度。2019年共派出专家35人次到卫生院帮助提升业务。四是加强对中、青年骨干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争送出去一个人,学成回来一个人,带动提高一批人。制定了《华宁县泉乡名医选拔培养工程实施办法》(试行),完成首届“泉乡名医”选拔5人。
(四)职工间交流、活动等还需加强。
整改情况:
一是落实好谈心谈话制度,通过谈心谈话达到沟通思想、消除隔阂、了解实情、探讨办法、听取意见的目的;二是结合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河长制工作和“我们的节日”等活动,丰富工会活动内容,组织职工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加强交流增进情谊。
(五)相关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还需进一步细化,把有限的资金用合用好。同时,部分专项不能及时资金拨付到位。
整改情况:
一是各医疗卫生单位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率,促进各项工作落实落细;二是做好基本药物、基本公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签服务专项资金使用绩效评价;三是积极向财政协调,争取专项资金拨付到位。2016年以来,上级拨付卫生健康专项资金16697.423万元,已拨付到位14438.1975万元,未拨付2259.225万元(其中:2016年282.05万元、2017年53.89万元、2018年385.329万元、2019年1537.956万元),未拨付资金正在积极协调财政争取拨付。
(六)少数股室存在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行文只当传声筒,对具体政策法规研究不深不细,基层咨询询问时,不能满意解答。
整改情况:
一是制定《县卫健局机关工作制度》,要求局机关各股室认真钻研业务,加强相关政策法律的学习,定期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对负责工作做到情况清,底子明,有思路,有措施。二是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对基层同志热情服务,主动耐心,解决实际问题。
(七)有时安排工作太仓促,下面难应付。
整改情况:
县卫健局召开干部职工会,要求局机关带头超前谋划、合理计划、统筹安排各项工作,让基层有充足的时间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
(八)基层卫生室有很多药和针水缺乏,导致群众会到县、市就诊,就医成本加重,群众感觉医疗资源不公平。有时看完病因为医院没有某些药,医生就叫到外面药房买药。
整改情况:
一是加强乡村医生医疗服务能力培训,通过各乡镇卫生院派出医务人员带教帮扶,全县75个村卫生室,除5个在集镇范围距乡镇卫生院直线距离不到300米的村卫生室外,其余70个村卫生室在年内开展诊疗服务;二是通过培训,逐步改变乡村医生的用药习惯,引导村级使用群众易接受、价格低廉、疗效稳定的药品;三是做好系统内2个短缺药品监测点短缺药品监测上报工作;四是及时向医保部门反馈用药信息,进一步完善药品采购、配送,保证药品采购方便、配送及时,建立良性的医药关系。
(九)乡镇药品限制多,到医院开药,医院回复没有,建议到上面开。一些常见药品没有,还不如私人诊所,群众吃药不方便。
整改情况:
一是从2018年6月起,各乡镇卫生院为适应业务需要,使用部分非基药,非基药实行金额和品规实行45%双控,并报县卫健局备案采购;二是按要求扩大基层药品配备使用范围,实现基层慢性病用药长处方和延续上级医院处方,经评审,全县共有6家零售药店获得慢病处方药定点药店资格,其中:县城4家、盘溪镇1家、青龙镇1家。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可凭处方到定点药店购买相关药品。
(十)乡村医生偏重公共卫生服务,重老年慢性病管理、家庭医生签约,轻医疗专业知识技能提升和实践。
整改情况:
一是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各乡镇逐步配齐编制内乡村医生,目前,全县有乡村医生194名,全部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二是认真落实乡村医生“乡管村用”政策,各卫生院抽调各科室临床医生到村卫生室坐诊带教,帮扶提升各村卫生室的诊疗能力。三是根据市卫健委整合部分报表台账的要求,减少了部分纸质台账填写及使用,各种报表台账尽量在信息化系统中体现,减轻乡村医生的工作量。
(十一)主动作为不够,担当不足。部门工作开展都向乡镇推卸责任,以会议、微信、电话的形式开展工作,项目争取的积极性不高。
整改情况:
一是局机关各股室带头转变工作作风,坚持从实际出发,真抓实干,工作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言行一致、身体力行;二是切实研究解决卫生基础设施薄弱问题,积极争取项目,补齐短板,每年力争3—5个村卫生室新建项目,2019年新建的3个村卫生室年内可竣工投入使用;三是多方争取县中医医院新建项目,完成了“2020年度卫生领域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国家重大项目库的申报。正在进行初步设计工作,项目前期工作稳步推进。
(十二)对非法行医的打击治理不够。假药加工销售、医托拉人情况,时有发生。
整改情况:
一是充分发挥媒体、公众、乡村医生和乡镇卫生监督协管作用,大力宣传普及卫生法律法规和医学科普知识,同时加大对非法行医的社会曝光力度,及时将各类打非案件查处等情况进行通报,震慑不法分子和不法行为。二是县卫生监督局在深入调查核实的基础上,周密制订打击非法行医工作计划,明确打非工作重点及具体要求。三是基层卫生监督协管员从实际出发,紧紧围绕辖区打非工作重点,不定期巡查,密切注意非法行医活动的新问题、新动向。四是切实加大对重点环节、重点区域的执法,特别是城乡接合部、农村集贸市场等重点区域无证行医的执法监督力度。2019年,县卫生监督局开展打非专项巡查7次,出动执法人员28人次,立案5起,结案3起,处罚金额22800元,没收违法所得2938.36元,正在办理2件,移交公安机关1件;取缔游医摊贩4个,拆除非法医疗广告牌8块。
(十三)考核目标内容多、繁杂,临床工作丢失。
整改情况:
一是科学、客观地制定考核指标,精简考核内容。制定《华宁县卫生健康系统2019年度综合目标考评办法(试行)》,整合精简考核内容;按照县综合考评办的要求,2019年取消创卫工作考核;二是加强临床工作的督促检查和考核力度。在实施我县卫生健康系统2019年度综合目标考评中,提高卫生健康业务工作考核权重,考评内容由卫生健康业务工作、党建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财务工作、综治工作和安全工作六项内容组成,考评总分100分,六项工作按顺序分别以50%、15%、15%、10%、5%、5%的权重计分。
(十四)各种文件、方案不经梳理就转发、下发,无实际指导作用,无操作性。
整改情况:
一是认真落实整治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要求,精简各类发文,控制文件规格,减少发文数量,年内发文较上年度压缩50%以上;二是提高发文质量,各股室发文由分管领导严格审核把关,注重发文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突出重点。
(十五)村级卫生所建设及人员、资金不到位。乡村医生的补助金发放不及时。村委会人均45元的公共经费未兑现。
整改情况:
一是积极争取县财政优先保障乡村医生人员、工作经费和村卫生室项目建设经费。2019年兑付乡村医生工资1102090元、乡村医生基药补助619100元、基本公卫经费2831100元,年内建设的3个村卫生室建设补助经费待验收通过及时拨付;二是在今年省市领导调研时,多次向上级反映增加乡村医生待遇,稳定乡村医生队伍。
三、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全县卫生事业发展情况报告审议意见中提出的主要问题
(一)人才瓶颈制约突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强。中高级卫生技术人员缺乏,招不来、留不住的问题突出,高层次、高素质人员明显不足,医疗质量难以保证,很难吸引更多的病人就诊,满足不了对群众的服务需求。一是人员编制数量与现实脱节,医务人员编制总量不足,大量聘请编外人员。县医院、盘溪和华溪卫生院编外人员超过了编内人员,编制问题成为困扰全县医疗卫生队伍建设的重要因素。二是医疗专业技术人才极度匮乏,关键岗位缺人、缺乏学科带头人,服务能力弱。县医院只有儿科、妇产科两个省级重点专科,重点专科、特色专科建设滞后;临床医学、麻醉、影像、口腔、眼耳鼻喉等科室人才紧缺。三是薪酬待遇无优势,留不住县内人才,更吸引不了县外人才,技术好、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易流失,招人进人无优势,招不到技术好的人才,聘不到好医生。县医院口腔科两年内已有4名医生辞职,现仅有2名医生;盘溪卫生院口腔科因医生辞职已关停多年。四是乡村医生整体服务能力偏低。乡村医生学历层次低、专业知识缺乏,服务能力不足,加之养老无保障,队伍不稳定,部分村卫生室甚至招聘不到乡村医生,“强基层”的愿望难以实现。
整改情况:
一是正在争取编制管理部门将卫健系统内编制划由卫健局统一管理使用;二是建议政府出台激励政策,加大紧缺专业医学人才引进力度;县医院加大重点专科、特色专科建设力度,除已取得儿科、妇产科两个省级重点专科,呼吸内科和骨科正在申报省级重点专科;将内一科打造为特色专科,其血透室拥有7台血液透析机,在透42名病人满员运转;三是县医院提质达标和胸痛中心通过省级专家评审验收,卒中中心和创伤中心已启动建设,年内成为了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教学医院;四是盘溪中心卫生院完成了省级确定的慢病管理中心和心脑血管救治站建设,盘溪中心卫生院、青龙中心卫生院创建一级甲等乡镇卫生院通过了市级验收;五是使用上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补助经费和综合改革经费,2019年为全县各乡镇卫生院配备价值59.88万元的DR、彩色B超、心电图机等医疗设备16件;六是开展基层医疗机构学历提升行动,完成2018级中专学历提升的6名农村医学专业学生2019年度学习计划,完成2019级中专学历提升的2名农村医学专业新生入学工作,完成专科学历提升的5人报名及其资格审核工作。七是认真落实乡村医生“乡管村用”政策,通过卫生院帮扶提升各村卫生室的诊疗能力。2019年1-10月,全县乡镇卫生院门急诊286743人次,住院5768人次;全县村卫生室门诊总诊疗120374人次。
(二)公立医院负重前行,龙头作用发挥不好。县医院整体迁建项目欠债1.82亿元,县妇幼保健院迁建欠债3000余万元,县中医医院新建项目因前期运转工作资金未落实,项目总体规划方案未确定等因素,导致项目推进缓慢。县医院、县中医院除267名编内人员外,还有228名编外人员,每年仅能偿还贷款利息,没有能力偿还本金,在保运转、保职工待遇、保编外人员工资、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上存在诸多困难,且今年要完成省政府公立医院提质达标任务,还缺口4000多万的设备配置费用。沉重的债务制约了公立医院加快发展的步伐,人员问题解决不好、待遇问题解决不好、人才引进解决不好、队伍稳定解决不好、技术提升等解决不好,导致公立医院整体医疗水平不高,难以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整改情况:
一是积极向县政府争取,于年内拨付了县人民医院历年公立医院改革补助资金1024.62万元和胸痛中心建设补助资金70万元,缓解债务压力;二是县人民医院提质达标通过省级评审,将获得500万元的资金支持;三是县人民医院积极与银行系统接洽,争取长期银行贷款,降低利息成本,缓解财务压力;四是县人民医院实行定编定岗定员,充分调研各科室的工作数量、时间、质量、效率、劳动强度等,综合评价科学配置各科室岗位人员,在确保医疗质量前提下,用较少的人员完成较多的工作,从而提高医院工作效率,达到优质高效低耗的目的;五是县人民医院积极向上级医院学习借鉴债务融资、内部管理及绩效方案制定的经验,提高管理水平。六是县人民医院从内控方面节能减耗增强化解债务的能力。加强医院预算管理,强化内部控制,进一步完善医院规章制度,规范审批流程,科室耗材基本实现零库存管理,职能部门加强对科室的指导督查,将医院相关制度落到实处,审计部门配合相关部门加强监督;七是正在协调处置县妇幼保健院原两处房产,用于新建项目建设;八是加快推进县中医院项目建设前期工作,确保省级确定建设方式前具备开工条件。
(三)农村公共卫生“重形轻质”,群众获得感不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虽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填写管理群众健康档案、家庭医生签约等工作上,而这些工作基本上是应付检查,流于形式,效果不理想,医务人员业务能力提升缓慢。特别是村医忙于“公卫”上的时间和精力多,看病能力弱化,甚至大部分村卫生室都不再看病治病,导致“大病看不了、小病不会看”,群众获得感不高,难以实现“小病治疗不出村、大病诊治不出县”的目标。
整改情况:
一是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各乡镇逐步配齐编制内乡村医生,年内全县招录乡村医生7名;二是认真落实乡村医生“乡管村用”政策,各卫生院抽调各科室临床医生到村卫生室坐诊带教,帮扶提升各村卫生室的诊疗能力;三是按照各级基层减负年的要求,减少部分纸质台账填写及使用,各种报表台账尽量在信息化系统中体现,减轻乡村医生的工作量;四是加强县疾控中心、县妇计中心对乡镇卫生院的督促指导,强化乡镇卫生院公卫人员和乡村医生的公卫管理服务水平。
(四)中医药发展弱化,满足不了服务需求。县医院和县中医医院合并后,中医西医化,中医药人才越来越少,中医药业务萎缩;乡镇卫生院开展中医药服务总体能力弱,村卫生室仅能开展中医理疗项目,满足不了人民群众服务需求,与国家中医药发展目标不相适应。特别是下一步县中医院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面临有医院无医生的尴尬局面。
整改情况:
一是加大中医药文化宣传和知识普及,增强社会对中医药的认识和认同,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是推进中医药事业基层化,乡镇卫生院加强中医馆(科)的建设和服务能力提升,投入104.7万元资金,全县5个乡镇卫生院先后建设了中医馆;强化乡村医生中医药业务培训,逐步向村卫生室配置中医药理疗设备,扩大村级中医药服务覆盖面;三是加强中医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大中医药青年人才和本地中医药人才培养,逐步解决现有中医药人员短缺问题。5个乡镇卫生院334名卫生专业人员中,从事中医医药类人员15人,占4.5 %;2019年引进的24人中,中医类别的4人;四是加快县中医医院建设步伐,县中医医院新建项目前期工作顺利推进,力争2020年开工建设,建成后将带动全县中医药事业全面发展;
五是县人民医院加强对中医药特色护理、特色服务的实践,定期下基层指导乡镇卫生院提升基层中医特色诊疗和综合服务能力。
(五)财政投入乏力,医疗保障困难。财政补偿政策落实不到位。乡镇卫生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补助、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减少收入的县级财政补助等经费保障不了,公共卫生投入不足等,县医院、县妇幼保健院迁建欠债资金偿还无保障,即将新建县中医院资金缺口大,这些问题目前基本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医疗保障困难重重。
整改情况:
一是积极向县政府争取,于年内拨付了县人民医院历年公立医院改革补助资金1024.62万元和胸痛中心建设补助资金70万元,缓解债务压力;二是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将原县医院资产处置资金用于县中医医院建设或县医院偿还迁建项目债务;三是努力争取乡镇卫生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补助和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财政补助经费。
华宁县卫生健康局
2019年12月10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