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宁县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系列活动
为进一步发挥社会组织在提供社会服务、推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近一年来,华宁县民政局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多形式、多领域参与社会治理和服务,维护全县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文明创卫争先锋,青山不改流水长。以华宁县义工联合会为代表的多个县属社会团体,积极响应华宁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的号召,组织会员群众在县城及周边开展环保创卫志愿活动,捡拾街道、广场、河道垃圾,劝导公共场所吸烟和随手乱丢垃圾的居民,引导大家携手创建全国卫生城市。
近年来,华宁县磨豆山景区渐成为游客的一个新景点,由于游客量徒增,部分客人不注重爱护保护环境,山上乱丢垃圾现象严重,在县有关部门号召下,徒步志愿者及华宁县义工联合会等社会组织近百名会员积极参与,志愿者们来到磨豆山风电场景区,捡拾景区内游客丢弃的各类生活垃圾,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净化磨豆山风景区,共同维护美丽生态高山草甸风光。
二是文化传播促和谐,专业服务增特色。2019柑桔节期间,为增强华宁全域旅游吸引力,不断提高华宁知名度,华宁县社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庆祝活动。一方面,华宁县餐饮行业商会联合县烟盒舞协会在泉乡广场旁举办文艺演出和长街宴,隆重推出具有华宁地方各种特色食材,华宁炊锅、八大碗、香肠、小黑药蒸肉等各种美食让各地游客朋友大饱口福、赞不绝口。另一方面,华宁县盆景赏石协会组织会员在泉乡广场周边举行盆景展出活动,共展出各类盆景300余盆,装扮了泉乡广场,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华宁县玛瑙协会组织在泉乡广场举办玛瑙淘宝展销会,各类玛瑙极品层出不穷,吸引各地爱好者接踵而来,泉乡广场上游客如织,热闹非凡。第三,华宁县陶瓷协会、华宁县陶文化研究会组织在碗窑村举办宁州古龙窑开窑仪式、柴窑陶产品现场拍卖会、古玩淘宝街等各类活动,助推华宁国际陶都建设,参观群众络绎不绝,流连忘返。
三是公益慈善暖人心,帮扶群众助脱贫。通过宣传引导,华宁县9个社会组织不同程度地参与脱贫攻坚工作,主要涉及技术扶贫、就业扶贫、志愿服务、捐赠扶贫等几个方面。
1.华宁县慈善总会参与抗旱救灾、基础设施扶贫。上半年,华宁县慈善总会在青龙镇通红甸乡、盘溪镇等地,资助各村抗旱经费,用于购买抗旱物资和修建水利基础设施,有效缓解群众烤烟生产、蔬菜种植等方面旱情。
2.华宁县义工联合会开展“乡村布衣工程”志愿扶贫活动,组织会员在华宁县境内宁州镇、青龙镇、华溪镇地社区、学校等困难群众需要的地方,发放爱心衣物,棉被、大米等各类物资,活动惠及贫困学生、下岗职工、残疾人、孤寡老人、患病群众等。
3.华宁县柑桔商会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开展技术扶贫和就业扶贫。商会先后派技术骨干到县内各地为贫困群众进行柑桔种植技术培训,提高华宁县柑桔果品质量,促进群众增产增收。此外,还通过提供就业岗位的方式对该村的贫困群众进行帮扶。
4.华宁县民间手造陶塑研究会组织会员开展就业扶贫、技术扶贫。研究会自筹资金,在宁州街道甸尾、城关社区免费向华宁县境内失地农民和无业人员传授手造陶塑技艺。
5.华宁县警察协会和华宁县公安文学艺术联合会与县公安局联合开展扶贫工作。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协调推进火特村级道路建设、河堤水利设施修复,民居环境改造、道路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
6.华宁县个体私营经济协会联合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在青龙镇倒马坎村委会开展产业和基础设施扶贫。帮助倒马坎村7个小组实现道路硬化、修建机耕路和灌溉水池。同时,通过“雨露计划”和青龙教育扶贫资金为29名学生累计申请补助50人次,共计金额4.9万元。
7.华宁县摄影家协会在宁州街道吗哒村委会、盘溪镇方那社区开展基础设施扶贫,并为困难群众提供免费拍摄服务。
8.华宁县聚农优果种植协会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开展就业扶贫,在青龙镇高寒山区流转土地,增加贫困农户经济收入,并提供果树管理岗位,吸纳贫困人员就业,实现部分贫困户脱贫致富。
9.华宁县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在宁州街道红坡村委会开展种植养殖技术扶贫、并协调引导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
下一步,县民政局将继续加强对县属社会组织的引导管理,逐步建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工作的协调机制,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促进各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继续调动全县社会组织的积极性,为全县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提供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