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干巴菌是云南省特有的珍稀野生食用菌,被称为“菌类贵族”,以其独一无二的鲜香和产地、数量的限制而显珍贵,近年来干巴菌价格一路飙升,是当地最贵的野生食用菌了,价格一般在800元—1000元/公斤,上好的干巴菌每公斤可卖到1200元,成为包山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收入来源。但随着过度采收和管理技术落后,导致了干巴菌采收的数量和质量下降,收入逐渐减少。
为加强华宁县野生食用菌保育促繁工作,提升各包山户野生菌(干巴菌)保育促繁技术,增加群众经济收入,助推乡村振兴,5月25日上午,华宁县供销社组织青龙、宁州、华溪农科员、村组干部、包山农户18人到江川区雄关镇高坡开展现场教学。相关工作得到了玉溪市供销合作社和江川区供销合作社的大力支持。
市供销社副主任从干巴菌的生长环境、经济价值、成本控制、人工保育促繁的原因和技术操作等方面进行现场教学。并就如何与村组协调、如何通过野生菌包山管理促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了工作交流。

据郭副主任介绍,适时进行人工干预采拾有利于提高野生菌的经济价值,也有利其生长繁殖。通过这项扩繁技术培植的野生干巴菌无论是从产量和品质上都有大幅的提升,管理好的可一年采收四次。
人工保育促繁要选择有干巴菌的生长环境、通过挖沟、挖塘、铲草等造成菌丝自然侵染、采集子实体、纯化培养菌种、人工菌丝侵染扩繁,他还示范如何挖塘、挖沟、铲草、采收管理等技术。参加培训的包山户进行了互动交流,相互学习好经验、好技术,增强了发展林下经济的信心。
供销社以实际行动通过组织培训的方式为群众办实事,积极推广服务三农的技术。各包山户学习了干巴菌保育扩繁的新技术,引导他们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适度采摘、提升品质,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和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做强我县的野生菌(干巴菌)产业,助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