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华宁县供销合作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打造“绿色食品牌”的工作要求,按照增总量、提品质、做品牌、转模式、深加工、拓市场、增效益,把食用菌产业发展成为华宁县农业“6+N”产业体系中的优势主导产业,以“云菌”品牌为契机打造华宁食用菌本土“绿色食品牌”,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一、以问题为导向,确保食用菌产业新成效
近年来,随着华宁食用菌产业发展,我县越来越多培育种植农户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如何确保食用菌种植有效推广,如何有效解决资金困难,充分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华宁县供销合作社和系统内“泉味鲜”等骨干专业合作社进行了深度思考和探索:一是解决技术难题。大力推进食用菌技术开发、成果引进、品种选育、试验示范推广等工作,引进试种并推广了多个人工菌新品种;通过深入调研、认真筹备、大力投入、大胆探索、精心管理,完善种植基地和配套设施建设,实现以羊肚菌为主,平菇、香菇、榆黄菇等多菇种成功种植上市,并实现了食用菌深加工产品上市销售。目前,华宁县生产的食用菌菌种和营养菌包已辐射玉溪市及红河州弥勒、建水等县区。二是解决人才难题。为把产业链有效衔接,进一步发挥为农增收致富的作用,华宁县供销合作社抢抓机遇、整合资源,积极争取开展各项农民食用菌培训。据统计,通过市县供销系统食用菌产业发展暨羊肚菌种植培训的持续开展,以及昆明食用菌研究所、玉溪农职院等科研机构的技术支持,已培养百余名本土食用菌种植和野生菌促繁技能人才,有效地解决了食用菌繁育种植推广的技术难题。三是解决资金难题。积极探索“供销+金融+农户”合作模式,积极搭建产业金融投资平台,探索普惠型信贷扶持政策,确保金融扶持食用菌产业取得新成效。
二、以意见为导向,谋划食用菌产业新格局
2021年以来,省、市供销合作社领导多次深入我县调研指导食用菌产业,并对华宁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成效给予高度肯定。认为华宁县资源丰富、生态优良,种植食用菌有经验、有想法,能够立足产业基础、充分发挥华宁县气候以及食用菌种植资源优势,科学实施野生食用菌保育促繁、林下仿生栽培,大力发展人工食用菌栽培以及深加工等,延长食用菌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融合,推动全县食用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下一步,在华宁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华宁县供销合作社将紧扣省市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发展规划文件精神以及省市食用菌专项调研有关意见,重点围绕“一品牌一中心两产业链三基地”的食用菌产业规划出台相关指导文件,科学谋划华宁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新格局。
三、以目标为导向,挖掘食用菌产业新动能
华宁县供销合作社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玉溪现场办公会精神及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市政府华宁重点项目现场观摩会议精神,充分利用发展食用菌种植的有利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积极争取扶持政策,完善产业生产体系,延伸食用菌产业链,实现食用菌产业发展更加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目标。预计到2022年,全县将实现食用菌农业产值1000万元,综合产值达2000万元。力争到2025年,全县实现食用菌农业产值3000万元以上,综合产值达5000万元以上。
在发展产业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在好的生态环境下孕育出品质好、高端化的食用菌;要加强产业宣传力度,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做好利益联结、产销对接工作,搭建产品高端推广平台,打造华宁食用菌产业优质品牌,依托食用菌产业为华宁县乡村振兴再添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