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镇辖21个村(社区),221个村民小组,53000多人,全镇国土面积433平方公里,属典型的山区农业大镇,至目前,全镇有乡村公路500余公里,其中水泥路20余公里,其余为沙石路。青龙镇高度重视乡村公路养护工作,以改革促进管理理念的转变,以制度建设促进养护作业进一步规范,以技术标准促进养护质量不断提高,以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参与公路管理养护意识。通过行之有效的管理,乡村公路日常养护迈入常态化、规范化轨道,极大的方便了人民群众出行,加快了人流、物流和信息的流通,为推进青龙镇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服务,主要通过七项措施强化管理。
一是与全镇21个村(社区)签订《乡村公路管理养护和安全责任书》。为了更好地落实乡村公路管理养护责任,健全完善相应的制度和材料便于公正、客观考评各村(社区)、各路段养护绩效,执行奖扣,调动积极性,制定了考核标准实施意见。
二是签订交通协管员聘用合同书,实现“有路必养和有路必管”。在全镇的21村(社区)委会都聘请了1名交通协管员,为了使协管员工作有章可循,青龙镇拟定了交通协管员岗位职责,与21名协管员分别签订了聘用合同,把德行较好、做事踏实、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员聘作交通协管员,彻底扭转了过去因村(社区)无专职管理人员造成乡村公路失养、缺养或管不到位的局面。
三是及时开展维修保养保通工作,根据平日巡查检查了解掌握和村、组干部、群众反映的问题,对各种原因导制的路障、路险及时组织清理、维修、保通。全年开展道路巡查检查13次,出动人员39人次,及时开展清理保通18次,投入资金30万余元。
四是突出重点、分类指导,不断提高养护质量。对所有列养公路实行管理上分类指导,资金补助上确保重点,兼顾一般,并制定完善相应的工作制度。所有公路“能养尽养,养必到位”。考核机制上以季度考核为基础,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季度考评与半年、年终考评相结合,资金兑付坚持质量为先,考核兑现,奖惩并举。
五是坚持以群众投入为主,上级补助为辅,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管理养护。就目前而言,上级补助资金无法满足日常养护需要,镇村整合人力物力资源,充分依靠村组发动群众来做好日常养护工作。按照“谁受益,谁管理、谁养护”的原则,每年在雨季和秋冬季节由村(社区)组织发动党员群众对村道、组道开展大规模道路清理保通养护活动,突出以专人养护为主,季节性发动群众参与的模式。全年发动群开展道路养护2次,出动人力11000多人次,出动车辆400多辆次。
六是依法治路与村规民约相结合。加强对《公路法》、《云南省路政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使人民群众自觉参与公路管理养护的意识不断提高,并将本村公路管理养护纳入村规民约,对滥占乱占和肆意破坏公路行为的村民,依照法规和各村村规民约处理。
七是积极争取农村公路改造项目,推动农村公路建设。年内争取落实了青中路、红龙路等行政村道5条硬化工程项目,预计总投资约9000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3000余万元,全面完成了路基扩改工程。
出处: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玉溪市华宁县青龙镇人民政府 发布人:青龙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