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央、省、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精神及《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华宁县综合改革方案》要求,华宁县积极实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医务人员积极性极大提高。通过在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实施和完善人事绩效工资改革,实施以“定编定岗双向选择,工作量和工作质量与医务人员报酬紧密挂钩”的人事绩效工资改革,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临床一线、重点科室、业务骨干、关键岗位倾斜,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取得良好效果。
医院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2017年1月县人民医院获得省卫生计生委“二甲”医院批复;4月,通过云南助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评审;11月,通过云南省中医学院教学医院评审;妇产科、儿科申报为省级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大力开展新业务新技术,2017年全县共开展新的医疗服务18项。县医院、中医院业务水平在不断加强和提升,在心脑血管、内分泌、呼吸、消化、肾内、老年病、神经外科、骨科、中医药事业等领域取得长足的发展。临床各科室经过进修学习积极开展医疗新项目、新技术,先后完成断指(趾)、断足再植、全髋关节置换、开颅手术、脑出血微创、输尿管镜下取石、钬激光、腔镜胆囊摘除、子宫全切、巨大卵巢囊肿摘除术、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切除、急性心梗静脉溶栓、心脏临时起搏器植入、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腹膜透析、消化道大出血内窥镜治疗等重大发展。
县乡村一体化协同发展得到加强。县人民医院与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建立对口支援关系,并按照县乡村医疗一体化管理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县域医疗中心作用,实施了对托管乡镇卫生院一体化管理,带动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协同发展,使基层卫生院的技术匮乏情况得到有效补给。
卫生信息化建设水平巩固提升。积极完善信息系统功能,明确各级职责及任务,适时举办县、乡、村三级信息管理系统培训,认真分析总结信息系统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健康、有序、稳步推进。县人民医院和中医医院加大信息化投入,升级了原有的HIS、LIS、PACS后,增加了门急诊和住院的电子病历系统(EMR),并结合“互联网+”建设好医院门户网站、医院微信公众号等,在医院微信公众号上实现了智能导诊、检验单自助查询等相关功能,于2017年5月底实现了职工医保诊间支付的功能,2017年8月初试运行银联卡用户诊间支付功能。
医改各项指标控制较好。通过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积极开展临床路径管理等,各项医改指标得到了较好控制。实行DRGS付费制度改革,在医保政策的指导下,使原本粗放随意的诊疗行为走向精细化和同质化。通过全面实施分级诊疗制度,正逐步构建科学有序的就医秩序,形成有效的医疗分流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