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医院正式在编人员数量严重不足,人才的供需矛盾比较突出,卫生专业人才缺口较大,高层次学科带头人短缺,直接影响县级公立医院临床工作的拓展,制约医院的发展。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作为县域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龙头,加强县级公立医院人才的培养,开发医院人力资源成为医院建设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为此,华宁县采取六项措施,加强县级公立医院科教人才培养,切实抓好医院人才的引进、培养、教育等科教工作,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为医院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强化科教人才培养工作组织领导。人才培养事关医院的兴衰,高质量的人才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为此,县医院、中医院成立科教人才培养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医院领导和相关职能科室各司其职的人才培养工作机制,从组织管理上保障人才培养工作顺利进行。同时,医院保障人才培养的经费投入,每年安排相应的资金开展科教人才培养。
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深化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为医院人才培养工作注入新的活力。一是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医院实行定编定岗、双向选择、合理流动、能进能出、能上能下、保障公平的灵活用人机制,逐步形成有序竞争的生动局面,提高医院的内在活力。同时在岗位管理、收入分配、职称评定等方面,对编制内外人员待遇统筹考虑,实行同工同酬。二是实施薪酬制度改革。医院根据各科室不同岗位情况制定不同的岗位绩效,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临床一线、重点科室、业务骨干,关键岗位倾斜,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充分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鼓励职工“讲学习、重能力、比贡献”,为医院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探索人才培养的评价和考核体系。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重点对理论研修、临床实践和科研能力进行考核评价,鼓励职工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注重个人的技术自传、论著、考核考试成绩、进修学习鉴定、定期技术评定材料等内容的管理,作为晋升晋级的重要依据,充分调动广大职工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积极引进人才逐步解决供需矛盾。积极引进人才是解决医院目前人才供求矛盾的重要措施。医院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新进人员由医院根据有关规定实行公开招聘,编内人员实行人才引进、公开招考和选调增加人员,编外人员实行向社会公开招聘。2018年上半年,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引进本科生5名,其中:临床医学2人、口腔医学1人、麻醉学1人、康复医学1人,特别是康复医学人才引进对填补相关领域人才空白,为下一步新开设康复医学科起到了积极作用。3月,我县组织专家到昆明医科大学参加人才引进“双选会”,会上与10名卫生专业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书;5月,完成2018年第一批度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报名和考试工作,设置21个岗位,公开招考24人,共有324人参加报名。
加强重点专科人才建设。加强产科、儿科、康复、病理、药学等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对本县域内近三年转诊率排名靠前的病种及重大疾病、多发病进行调查,结合多发高发疾病的实际,制定临床重点专科发展规划,通过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和有计划地培养专科人才团队,配备相应的专用设备,逐步提高专科专病诊治水平,使大多数疑难疾病能够确诊,重大疾病和急危重症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2016年3月县医院通过云南省二级甲等医院评审,2017年4月通过云南助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评审,2017年11月通过云南省中医学院教学医院评审,2018年5月县医院成为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临床教学医院”,县医院儿科、妇产科已成功申报省级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强化学习培训提升专业技能。一是切实抓好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规范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两院年内有7人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二是选派人员进修学习,重视专科专病人才培养。2018年上半年,县医院、中医院派人进修25人次,涉及各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其中护理10人,临床11人,检验2人,药剂1人,放射1人。参加外出参加短期培训学习37期78人次,共131天。院内组织各种培训11期,其中邀请省内外专家到医院授课3期,参加培训950人次。三是强化岗前培训,由科教科与各职能部门协调,制定符合医院实际的培训计划、培训大纲、培训方式并下发给新进和实习人员学习了解。培训涵盖医疗安全、公共安全、医患沟通、医院感染与职业暴露预防、如何做好实习医生、临床实习过程中需遵守规章制度、常见问题的处理、实习期间注意事项等内容,做好岗前培训效果评估调查,促进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较快适应岗位角色。四是抓好继续医学教育。两院继续教育覆盖率达到100%,科教科督促全员医务人员按时完成医博士继续医学教育学习考试。五是规范实习带教工作,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的医学技术人才。华宁县人民医院院承担云南省中医学院本科、玉溪卫生学校、红河州卫生学校、普洱卫生学校、昆明卫生职业学院等医学院校的实习带教任务,2018年上半年,共接收实习同学63人。六是不断提高护理人员技能,突出“三基”训练,强化无菌操作的意识,使护理人员掌握护理工作的新方法,把基础护理、临床护理、生活护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病人创造良好的治疗和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