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 提升留守儿童幸福感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到城市之中,外出务工、经商、异地就业成为“新常态”。受经济、生活的局限,父母无法将孩子带在身边,只能将孩子留在农村,让亲戚或者长辈帮忙照顾孩子,这使得我国农村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关怀和心理交流。存在道德认识模糊、品行偏差、心理异常、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留守儿童问题是中国改革和发展带来的一种特殊现象,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它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难点,也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一个重点。为此,应该高度重视留守儿童问题,采取必要措施,做好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
一、我县留守儿童基本状况
我县目前有留守儿童474人。其中:委托祖父母、外祖父母监护448人;委托其他亲属、朋友监护26人。这种隔代监护,由于年龄、体力、素质、条件、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只能保障其最基本生活,而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坏、行为习惯养成、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却很少关注,任其发展。我们必须重视留守儿童问题,强化政府主导、全民关爱的责任意识和家庭自觉履行监护责任的法律意识,共同行动,全方位推进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营造一个“阳光家园”。
二、我县留守儿童关爱保护行动成效初显
2017我县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 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完善信息台账,构建县、乡、村三级工作网络。落实社会救助兜底责任,确保儿童基本生活权益。落实家庭监护责任、政府属地责任及各相关部门职责,充分运用摸底排查数据实现农村留守儿童精准关爱保护,着重加强对无人监护、父母一方外出另一方无监护能力、失学辍学、无户籍农村留守儿童等重点对象的干预帮扶,创造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三、存在问题及工作建议
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需要家庭、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努力。目前,我县仍然存在对农村留守儿童工作重视不够、推进不力等问题。在覆盖范围、资金筹集、保障项目、待遇水平等方面还有待完善。
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给予重视和加强:
一是以儿童为中心,建立儿童服务体系。儿童的成长和家庭、社区、公共服务部门以及政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儿童服务应以儿童为中心,从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利益出发处理与儿童相关的社会事务,保障儿童利益最大化。
二是推进儿童之家项目建设。儿童之家是在社区建立的为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游戏、娱乐、教育、卫生、社会心理支持和转介等服务的一个综合服务平台。根据《华宁县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目标任务,到2020年,90%以上的城乡社区建立一所儿童之家。目前我县已建成儿童之家8个、在建11个,离目标任务差距较大。建议各相关单位充分利用城乡社区现有设备设施,整合有效资源建设儿童之家。充分运用儿童之家平台探索建立监测预防、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五位一体”的社区儿童保护体系,齐心协力为孩子们建设快乐幸福的社区共享家园。
三是扩大社会宣传,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以及各种宣传媒体阵地作用,宣传保护儿童的方针政策、法律措施以及在解决留守儿童保护方面的经验和办法。通过举办家庭教育知识讲座,强化责任意识,倡导科学监护。动员社会各界与农村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发挥志愿者、农村老党员、优秀教师、村干部作用。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假期课后辅导、心理疏导等关爱服务,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受委托监护人的家庭教育指导,引导他们及时关注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状况,加强农村留守儿童亲情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