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老人 从心出发
——华宁县社会福利中心主题教育活动纪实
今年9月以来,华宁县社会福利中心按照县民政局主题教育方案,把主题教育活动融入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及日常管理服务活动中。坚持问题导向,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进敬老院标准化、信息化、品牌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
一、构建优美环境
结合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工作,华宁县社会福利中心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设施设备。一是在老年人居室内增设电视机、床头灯、脚灯等设施设备,二是在门上和床头设置卡盒,放置老人照片、床位管理二维码、护理人员信息,方便管理查询;三是设置康复治疗室、助浴室、临终关怀室等功能室,配置康复治疗设备、助浴器材等;四是美化院内环境,营造尊老爱老敬老浓厚氛围,在院内大门、办公室、活动室等处绘制文化背景墙5面。
二、强抓制度建设
一是制定完善了院长负责制、岗位目标责任制及食堂管理、财务、卫生、医疗、娱乐、值班、安全等一系列制度,明确分工,落实到人,做到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管,以制度建设推动管理规范化。二是建立服务流程、操作规程和管理台账。老人从申请入院、健康体检、在院管理、出入登记、入院治疗均建立了台账资料。三是建立《火灾应急处理预案》、《食品安全应急预案》、《意外处理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确保遇有情况能按预案进行处置。四是建立养老机构责任保险制度,按照《关于推行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的意见》,已为在院老人和雇员购买保险。
三、加强队伍建设
华宁县社会福利中心现有工作人员11名,为提高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和服务水平,福利中心高度重视职工的技能培训。10月23日至25日,院内工作人员8人参加了县民政局组织的乡村养老护理员培训考核,1人参加了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的单位食堂食品安全培训。1人参加了全国统一的专业技术人员考试,并取得中级社会工作师资格证书。工作人员均按照要求持证上岗,持有健康证11人,持有中级社工师资格证书1人,持有养老护理证10人,护理人员与老人比为1:6。
四、开展志愿服务
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在“九九”重阳节来临之际,华宁县社会福利中心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系列“敬老月”活动。9月12日,县民政局46名志愿者到福利中心开展以“爱老敬老”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46名志愿者齐心协力、鼓足干劲,把一楼仓库中的灯具、床品、桌椅等搬到四楼,把四楼放置的健身器材搬到一楼,作为老人的健身活动场所。10月9日,宁州街道文化站文艺队受邀到福利中心开展“不忘初心,情暖重阳”送温暖活动。10月26日,华宁县第一中学的80名师生到福利中心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 尊老敬老传美德”志愿活动。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给老人带来一份关爱和温暖,让老人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共同营造了良好的社会风气,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爱老助老氛围。
五、加强食品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为规范敬老院食堂的食品安全管理,减少和预防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在院老人“舌尖上的安全”。10月29日,华宁县社会福利中心邀请县民政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人员对敬老院的食品安全进行了全面检查,根据检查反馈意见对食品存储仓库进行了规范化、标准化设置,规范了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措施,按照要求,福利中心对厨房进行改造,进行墙面处理,强化防鼠、防蝇、防虫措施,增设保洁柜、米架、货架,规范收纳炊具、干菜、佐料等,使厨房干净、整洁、规范。确保在院老人吃得放心,吃得健康。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华宁县社会福利中心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仅推动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断走深走实,同时大力弘扬了尊老孝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老人们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关爱老人,从心出发,努力提高老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尊严感,是我们长期奋斗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