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亟待关注的重点问题
及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需要我们下大气力来应对”。近年来,我县养老服务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截至2019年底,三镇一乡一街道总人口22万人,老年人口33369人,占15%,建成并投入运营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互助站)28个,运营中养老机构3个,在建养老机构1个,全县有养老床位743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22张,离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5张的小康数据指标还差13张的差距。
2020年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华宁县在近3个月时间的努力推进下全县完成新增养老床位473张,完成目标任务数的100.64%,养老床位达1216张,其中:城市公办养老机构154张、农村敬老院214张、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50张、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站25张、村级养老服务中心473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达36张,有力助推了全县小康社会建设。虽然华宁县如期完成养老床位数据指标,但还有些重点问题值得关注。
一、养老床位达标建设工作中存在困难与问题
(一)养老基础依然薄弱,城乡差距大。全县养老服务供给基础薄弱,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存在差距。比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或互助养老服务站未实现全覆盖,很多村委会无养老服务中心专用场所。
(二)建设资金到位率低,项目推进速度慢。从2012年开始,养老服务项目每年作为全省十件惠民实事项目强力推进,但由于省、市下拨资金到达我县后无法及时拨付,县级配套资金无法配套等原因,导致部分养老服务项目建设断断续续无法按时建成投入使用。如:华宁青龙敬老院新建项目。还有全县2019年建成的6个城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站)项目建设资金仍未拨付。
(三)站位不高,认识不够。部分乡镇(街道)、村(社区)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重视不够,尤其是对小康数据指标达标工作理解认识不够,执行力不够。加之村组无集体经济支持,养老床位达标工作无经费保障,导致工作推进缓慢、积极性不高。目前虽然已完成床位设置目标任务,但是部分村社区床位实用性不高,很难真正发挥养老床位效用,甚至部分村社区存在应付了事情况。
二、意见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要有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政治敏锐性,将养老床位达标工作作为当前乃至今后一项重大工作、重大事项纳入政府重点工作强力推进,紧紧抓住开展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这一有利政策契机,把它作为全县促进养老服务业跨越发展、全面发展的一次重大战略机遇统筹部署、全力推进。
(二)以规划为引领,构建基础搭体系。紧紧围绕“三级一有”目标体系要求,结合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尽快组织实施,确保年末实现养老服务体系全覆盖的工作目标。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确保项目经费拨付,确保配套资金到位。
(三)实施医养结合,挖掘资源增床位。按照国家有关医养结合的政策法规,加大医疗服务机构行政许可转变为养老服务机构备案登记的放管服改革力度,对全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涉老医疗床位进行摸底排查,动员医疗机构开办养老服务中心,增加养老服务供给床位。利用“医养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把医疗、生活、康复、养护、养老等综为一体,为不同需求的老人提供高品质的医养结合服务、提供个性化的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