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健康培训。
二、工作人员疫苗接种做到应接尽接,接种疫苗后仍需注意个人防护。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定期进行核酸检测。
三、在汽车客运站增加体温测量设备,对进出站乘客进行体温检测和核验健康码,体温和健康码正常者方可进入。具备条件的汽车客运站设置留观区域,高于37.3℃的乘客应在留观区域进行暂时隔离,再按照其他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处理。
四、客运站和客运车辆要加强通风换气。在自然温度、行驶速度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窗通风。适当提高进入服务区停车休息的频次,对客车进行通风换气。
五、客运站如使用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对冷却塔进行清洗,保持新风口清洁;运行过程中尽可能减小回风、增大新风量,加强对冷却水、冷凝水等卫生管理,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
六、每日开展客运站公用设施和公共区域的消毒清洁,卫生间配备洗手液,有条件时配备速干手消毒剂,安装感应式手消毒设施。
七、每日开展车辆预防性消毒,座椅套等纺织物应保持清洁,定期洗涤、消毒。
八、客运站和客运车辆保持环境卫生整洁,及时清运垃圾。
九、乘客优先采用网上购票。
十、三类以上班线客车和包宜配备手持体温检测仪,在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始发、终到或途径上下课的三类以上班线和包车(10座及以上)后排单侧设置为留观区域,使用简易窗帘“盖布”遮挡,用于临时隔离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的乘客。
十一、工作人员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戴手套,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十二、负责入境汽车的司机、乘务员、保洁员、搬运员等,在工作期间全程戴颗粒物防护口罩,戴一次性手套;其他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全程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戴一次性手套。乘客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护等级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
十三、通过海报、电子屏、宣传栏等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
十四、当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时,立即暂停经营活动,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