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县投资工作紧紧围绕年初计划确定的100项重点项目,继续实行县级领导联系推进重点项目责任制,紧扣市级下达增长30%,总量达到70.5亿元的目标任务,狠抓项目建设,圆满完成年初市级下达目标。
一、2017年全县投资完成情况
2017年,华宁县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共183项,1-12月完成投资710374万元,同比增长31.1%,其中:新建项目完成投资532145万元,续建项目完成投资178229万元。
一是从项目用途来看,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投资321774万元,同比增长122.2%;竞争性项目完成投资341728万元,同比增长42.2%;社会事业项目完成投资46872万元,同比下降70.1%。
从具体分类来看,基础设施类项目中,城建项目完成15240万元,交通项目完成74074万元,水利项目完成33557万元,农业项目完成196941万元,环保项目完成1962万元。
竞争性项目中,工业项目完成223811万元,房地产项目完成45092万元,电力项目完成0万元,旅游项目完成8030万元,其他项目完成64795万元。
二是从产业投资来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17677万元,同比增长221.5%,占完成投资额的30.6%;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91116万元,同比增长14.7%,占完成投资额的26.9%,其中,非电工业完成投资186416万元,同比增长68.2%;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01581万元,同比下降1.9%,占完成投资额的42.5%,其中,房地产完成投资45092万元,同比下降37.7%。
三、投资呈现的特点
1、基础设施项目、竞争性项目保持持续增长,社会事业项目因受投资统计入库新规定的影响,新农村项目无法进入投资统计库,与2016年相比,2017年投资大幅下降。
2、农业项目在经历了2016年小幅下降后今年出现大幅增长,为拉动基础设施和一产做出巨大贡献。
3、产业投资在风电、房地产市场低迷的情况下,非电工业增长迅速,依据此趋势来看,明年工业也将是我县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支撑,大力发展工业也是提振我县县域经济的核心驱动力。
四、投资存在问题
1、新农村投资项目入库统计工作困难加大。今年国家对新农村建设项目入库要求提供工程量清单及规划文本,加大了投资入库难度,就目前全县的新农村建设模式无法提供,所以2017年新农村建设项目无法继续推进。就2016年的投资情况来看,新农村建设占总投资比重较大,今年这一政策加大了固定资产投资压力。
2、拉动增长的大项目个数少。2017年全年全县在库项共183个,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仅29个,仅占在库项目总数的15.8%,其中,亿元以上项目只有15个,占在库项目总数8.2%,大项目数量少是导致我县投资任务吃紧主要原因。
3、电力投资持续下降。受国家风电、光伏产业政策收紧的影响,2017年我县无风电项目入库,完成投资为0,相较于2015年和2016年,风电投资大幅缩水,这使得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对非电工业投资依赖进一步提高,投资构成的单一性造成后续投资增长乏力。
4、新开工项目开工率低。全县年初计划开工重点项目47项,1—12月仅开工建设20项,开工率为42.6%,尚未开工建设的27个重点项目,年初计划投资21.7亿元,占全年目标任务70.5亿元的30.8%。
五、投资工作措施建议
1、尽快将已开工未入库项目纳入投资统计。经过梳理,华宁县城至莲花塘道路二期改造工程、华宁县高原特色农产品冷储加工建设项目、华宁景城花园房地产开发项目、华宁县丰泽雅园四个项目均已开工,确保2018年一季度将项目纳入投资统计库。
2、提高重点项目开工率。重点推进园山路延长线、扁担酒生产项目、华宁县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华宁县第三中学迁建、县委党校易地建设、宁州(盘溪、青龙)三所中心幼园、国家综合档案馆建设、凤山公园等项目,确保一批重点项目按时开工并纳入投资统计。
3、稳定房地产市场长期健康发展。2017年房地产投资回落较大,对竞争性项目的支撑减弱,为了使得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不过度依赖非电工业,2018年应保持房地产适度的投资规模,扩大房地产供给,积极引导和调控房地产市场走势。应注重房地产投资结构,鼓励满足“刚性需求”的中小户型的房地产开发投资。
4、进一步加强部门配合。发改局、工信局、工业园区、住建局、教育局、水利局、交通局、国土局、统计局等相关业务部门要保持沟通,互通信息,及时了解和跟踪项目的投资落地情况,更好地把握我县投资完成进度。认真贯彻落实重点项目建设工作责任制度和各项监管制度,加强对重点项目的督查,规范重点项目建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