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宁县空巢老人生活现状、问题及建议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空巢老人即指没有子女照顾、单独居住或夫妻共同居住的老人,他们有的是无儿无女无老伴的孤寡老人,有的是有子女但单独分开居住的老人,还有的是儿女在外工作,只能独自居住的老人。2017年,华宁县老年人口(不含托管区域)达到 32009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5.7%,其中空巢老人有1814人,农村空巢老人居多。
近几年来,华宁县老龄工作将关爱空巢老人列为重点工作,做了一定的努力:一是对全县空巢老人进行了摸底调查,建档造册;二是要求各乡镇(街道)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为空巢老人开展服务;三是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为老年人开展养老服务;四是定期对空巢老人开展走访慰问。虽然工作有一定的效果,但也只是杯水车薪,空巢老人养老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空巢老人生活无人照料,日常生活自己虽然能勉强克服,但是在遭遇突发状况甚至发生意外时,空巢老人就会面临生命危险,甚至有些孤独离世;
二是农村空巢老人经济收入低,主要收入是自己劳动所得和子女补贴,如果老人无劳动能力,子女补贴又有限,老人一旦生病,就会加重经济负担,出现“看病难”、“怕看病”等心理;
三是空巢老人大都精神空虚寂寞,缺乏与人交流,随着身体机能的衰退,没有子女的陪伴,空巢老人难免出现沮丧、消极的情绪;
四是华宁县养老硬件设施薄弱,目前没有机构可以给老年人提供养老帮助。目前华宁的敬老院属于公办机构,仅仅针对特困老人,对于其它需要养老服务的老人没有相应的机构;
五是华宁县建成投入使用的17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目前能正常运行的只有4家,其余有的运营不佳,有的甚至根本没运行,无法很好地发挥为老服务的作用。
针对以上问题,基层建议:
一是要提高对关爱空巢老人的认识。各级政府部门要把关爱空巢老人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筹划、周密安排,采取有力措施,认真组织实施。
二是做好摸底调查,摸清空巢老人需求。 各乡镇(街道)要对辖区内空巢老人的基本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做到全面细致,内容主要包括空巢老年人基本情况、家庭成员情况、生产生活情况、困难情况及原因等,根据空巢老人的实际困难,进行分类统计,建档造册,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
三是组建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各村(居)委会要组建一只热心公益事业的志愿者,他们可以是老年协会的低龄老年人,也可以是党员、妇女、青年团员、中小学生等组成的志愿者队伍,通过分户包户、邻里互助、结对帮扶等形式,定期深入到空巢老人家中,为老年人开展家政、照料、护理、信息咨询、心理疏导、法律维权等志愿服务,切实为广大老年人尽孝心、献爱心,让老年人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关爱。遇到志愿者自身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向村社区领导报告,村(社区)要协调各方力量解决。
四是扎实开展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居家养老服务是指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种服务形式,它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已建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村(社区)要高度重视,把居家养老服务交由专人管理,切实发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作用,使其成为村(社区)建立养老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
五是要完善工作长效机制。关爱空巢老人不是短期行为,而是一项长期工作,各级要建立健全各项机制,确保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长期、有效开展,避免工作流于形式。同时,也可以研究出台政策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养老产业,更好地满足全县老年人养老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