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宁县社区儿童之家建设面临的制约
儿童之家是以社区为依托,利用社区资源建立,以保护儿童权利和促进儿童发展为宗旨,向儿童提供游戏、娱乐、教育、卫生和社会心理支持等一体化服务的体系。根据《华宁县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玉溪市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福利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18-2020年),到2020年,全县90%以上的城乡社区至少建立一个儿童之家。目前我县儿童之家建设存在资金短缺、专业人员缺乏、场地限制等方面的困难。
一、存在困难与问题
(一)2020年前儿童之家推进工作滞后。华宁县现有城乡社区75个,之前已建成儿童之家19个(宁州街道8个、青龙镇2个、盘溪镇5个、华溪镇4个),已建儿童之家个数占社区及村委会总数的比例25%,导致推进困难的主要原因是村(社区)认识不够,推进不力。
(二)宣传不够深入。“儿童之家建设目的是保护儿童生存、发展及其受保护和参与的权利得以实现。”由于宣传不够,村委会(社区)干部认识不到位,抱着应付完成的态度,已经建成的偶尔开放活动,娱乐为主,并且也没有形成常态。
(三)经费紧缺。从2015年以来,我县拨付的儿童之家建设资金有3万到10万不等,建设资金主要是省、市下达的福彩公益金,其中:2015年下达盘溪镇大寨村委会儿童之家10万元;2016年下达华溪镇黑牛白村委会儿童之家5万元;2017年下达盘溪镇各纳甸村委会儿童之家5万元;2018年下达35万元,结合实际县民政局用于19个儿童之家建设。2019年的30万资金平均50个儿童之家每个仅有6000元,还有6个未有资金,要按时完成儿童之家建设任务,需要更多的经费支持。此外儿童之家日常活动经费、设施维护费、管理人员经费等支出基本为零。因经费投入不足,难以保证儿童之家的建设和活动的正常开展。
(四)无专职管理人员。全县已建成的“儿童之家”的管理人员大多身兼数职,精力有限,较大地影响了儿童之家活动的开展,也影响了这个平台作用的发挥。
(五)管理粗放 服务单一。目前,“儿童之家”兼职管理员基本靠爱心与责任心开展一些粗放式的管理,虽然全县基层村(社区)利用儿童之家这一平台,希望积极开展儿童工作,但是活动几乎为零,活动的开展影响范围及覆盖面不广,所帮扶的儿童数量不够理想,开展活动时间不固定,内容也不丰富。儿童之家的服务功能基本处于提供临时托管场所,与儿童规划提出的“提供游戏、娱乐、教育、卫生、社会心理支持和转介等服务”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没有突出保护儿童的功能。在反暴力、预防性侵害中,仍然把儿童保护责任置于儿童自身,对处于困境中的儿童没有相应的机制作保障,当儿童面临危险或脆弱性加大的时候,儿童常常是孤立无援的,作用发挥不明显,使得现有儿童之家在可持续发展上存在困难。项目没有被纳入社区建设管理,儿童之家资金断链,难以持续运转。
二、对策建议
一是要强化政府主体责任。县乡两级政府把儿童事业发展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从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规范管理、建立社区社工工作站等方面与日常工作同部署同安排。鼓励建立志愿者服务队伍,增配专职社区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
二是做好经费保障。将项目建设及运行管理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从福彩公益金中明确一定比例经费,保障儿童之家可持续发展。
三是通过购买服务、项目合作、招商引资等方式引入有资质、专业性强的社会组织、企业等运营管理儿童之家。弥补儿童之家建设人才、项目、资源等方面的不足,提升儿童之家专业化服务水平。
四是以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为契机,全县建成儿童之家的村(社区)开展定期交流、定期报告、转介等儿童关爱保护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