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宁县文化和旅游局关于第五批县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的公示
为加强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有关规定,华宁县文化和旅游局组织开展了第五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和评审工作。
经个人申报、乡镇推荐、专家评审等程序,现将拟认定的第五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70人,详见附件)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6月3日至6月22日(共20天)。
如对公示名单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以书面形式向华宁县文化和旅游局反映。反映材料需注明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反映事项及具体事实依据,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以单位名义反映的,应加盖单位公章。匿名或逾期提出的异议将不予受理。
异议受理单位:华宁县文化和旅游局公共服务股
通讯地址:华宁县人民政府第二办公区504室
邮政编码:652899
联系电话:0877—5013787
电子邮箱:hnwhj0877@126.com
附件:第五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华宁县文化和旅游局
2025年6月3日
附件
第五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民族 | 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项目所涉乡镇 |
1 | 杨梅 | 女 | 彝 | 传统音乐 | 滇南四大腔之一彝族五三腔 | 华溪镇 |
2 | 刘凤清 | 女 | 彝 | 传统音乐 | 滇南四大腔之一彝族五三腔 | 华溪镇 |
3 | 普天英 | 女 | 彝 | 传统音乐 | 滇南四大腔之一彝族五三腔 | 华溪镇 |
4 | 李顺有 | 男 | 彝 | 传统音乐 | 滇南四大腔之一彝族五三腔 | 华溪镇 |
5 | 李素英 | 女 | 彝 | 传统舞蹈 | 彝族烟盒舞架子乐 | 华溪镇 |
6 | 王丽 | 女 | 汉 | 传统舞蹈 | 彝族烟盒舞架子乐 | 华溪镇 |
7 | 孙丽仙 | 女 | 彝 | 传统舞蹈 | 彝族烟盒舞架子乐 | 华溪镇 |
8 | 孙兰英 | 女 | 彝 | 传统舞蹈 | 彝族烟盒舞架子乐 | 华溪镇 |
9 | 白丽华 | 女 | 彝 | 传统舞蹈 | 彝族烟盒舞架子乐 | 华溪镇 |
10 | 普淑英 | 女 | 彝 | 传统舞蹈 | 彝族烟盒舞架子乐 | 华溪镇 |
11 | 陈映红 | 女 | 汉 | 传统技艺(饮食类) | 老汽水制作技艺 | 盘溪镇 |
12 | 杨阳 | 男 | 彝 | 民俗 | 彝族“阿诺噶”民俗活动 | 青龙镇 |
13 | 李豪 | 男 | 彝 | 民俗 | 彝族“阿诺噶”民俗活动 | 青龙镇 |
14 | 施忠良 | 男 | 汉 | 传统戏剧 | 青龙老花灯 | 青龙镇 |
15 | 施忠平 | 男 | 汉 | 传统戏剧 | 青龙老花灯 | 青龙镇 |
16 | 王军艳 | 女 | 汉 | 传统戏剧 | 青龙老花灯 | 青龙镇 |
17 | 刘凤英 | 女 | 苗 | 民俗 | 苗族服饰 | 青龙镇 |
18 | 罗永平 | 男 | 苗 | 传统舞蹈 | 苗族芦笙舞 | 通红甸乡 |
19 | 普玲莉 | 女 | 彝 | 传统技艺(饮食类) | 华宁腊猪脚制作技艺 | 通红甸乡 |
20 | 赵金欣 | 女 | 汉 | 传统技艺(饮食类) | 华宁腊猪脚制作技艺 | 宁州街道 |
21 | 王晓聪 | 男 | 汉 | 传统技艺(饮食类) | 烧饵块 | 宁州街道 |
22 | 普玉华 | 女 | 彝 | 传统技艺(饮食类) | 华宁老味醋制作技艺 | 宁州街道 |
23 | 李惠琼 | 女 | 汉 | 传统技艺(饮食类) | 华宁香肠制作技艺 | 宁州街道 |
传统技艺(饮食类) | 华宁鲊馍肉制作技艺 |
24 | 李搏星 | 男 | 汉 | 传统技艺(饮食类) | 华宁泡辣椒制作技艺 | 宁州街道 |
25 | 杨冬梅 | 女 | 汉 | 传统技艺(饮食类) | 豆汤米线烹饪技艺 | 宁州街道 |
26 | 李明 | 男 | 汉 | 传统技艺(饮食类) | 酒制作技艺 (华宁古法酿酒技艺) | 宁州街道 |
27 | 彭文玖 | 女 | 汉 | 传统技艺 | 陶器制作技艺(华宁) | 宁州街道 |
28 | 何汝进 | 男 | 汉 | 传统技艺 | 陶器制作技艺(华宁) | 宁州街道 |
29 | 袁红莉 | 女 | 汉 | 传统技艺 | 陶器制作技艺(华宁) | 宁州街道 |
30 | 罗振华 | 男 | 汉 | 传统技艺 | 陶器制作技艺(华宁) | 宁州街道 |
31 | 张译尹 | 男 | 汉 | 传统技艺 | 陶器制作技艺(华宁) | 宁州街道 |
32 | 袁雨泉 | 男 | 汉 | 传统技艺 | 陶器制作技艺(华宁) | 宁州街道 |
33 | 李锋 | 男 | 彝 | 传统技艺 | 陶器制作技艺(华宁) | 宁州街道 |
34 | 李弦弦 | 女 | 汉 | 传统技艺 | 陶器制作技艺(华宁) | 宁州街道 |
35 | 文琳 | 女 | 汉 | 传统技艺 | 陶器制作技艺(华宁) | 宁州街道 |
36 | 陈之星 | 男 | 彝 | 传统技艺 | 陶器制作技艺(华宁) | 宁州街道 |
37 | 马小凯 | 男 | 回 | 传统技艺 | 陶器制作技艺(华宁) | 宁州街道 |
38 | 朱卫丽 | 女 | 汉 | 传统技艺 | 陶器制作技艺(华宁) | 宁州街道 |
39 | 杨婷 | 女 | 白 | 传统技艺 | 陶器制作技艺(华宁) | 宁州街道 |
40 | 冯稀婧 | 女 | 汉 | 传统技艺 | 陶器制作技艺(华宁) | 宁州街道 |
41 | 李惠金 | 女 | 汉 | 传统技艺 | 陶器制作技艺(华宁) | 宁州街道 |
42 | 傅玉逵 | 男 | 回 | 传统技艺 | 陶器制作技艺(华宁) | 宁州街道 |
43 | 顾子林 | 男 | 汉 | 传统技艺 | 陶器制作技艺(华宁) | 宁州街道 |
44 | 李桂兰 | 女 | 汉 | 传统技艺 | 陶器制作技艺(华宁) | 宁州街道 |
45 | 李茂祥 | 男 | 汉 | 传统技艺 | 陶器制作技艺(华宁) | 宁州街道 |
46 | 李仁和 | 男 | 汉 | 传统技艺 | 陶器制作技艺(华宁) | 宁州街道 |
47 | 刘阳 | 男 | 汉 | 传统技艺 | 陶器制作技艺(华宁) | 宁州街道 |
48 | 普福波 | 男 | 汉 | 传统技艺 | 陶器制作技艺(华宁) | 宁州街道 |
49 | 羌兴龙 | 男 | 汉 | 传统技艺 | 陶器制作技艺(华宁) | 宁州街道 |
50 | 汪靖康 | 男 | 汉 | 传统技艺 | 陶器制作技艺(华宁) | 宁州街道 |
51 | 王烈平 | 男 | 汉 | 传统技艺 | 陶器制作技艺(华宁) | 宁州街道 |
52 | 袁进 | 男 | 汉 | 传统技艺 | 陶器制作技艺(华宁) | 宁州街道 |
53 | 周俊雄 | 男 | 汉 | 传统技艺 | 陶器制作技艺(华宁) | 宁州街道 |
54 | 邓士雄 | 男 | 汉 | 传统技艺 | 陶器制作技艺(华宁) | 宁州街道 |
55 | 李为龙 | 男 | 彝 | 传统舞蹈 | 猫猫叉舞 | 宁州街道 |
56 | 李兴得 | 男 | 彝 | 传统舞蹈 | 猫猫叉舞 | 宁州街道 |
57 | 李大年 | 男 | 彝 | 传统舞蹈 | 猫猫叉舞 | 宁州街道 |
58 | 陈五代 | 男 | 彝 | 传统舞蹈 | 猫猫叉舞 | 宁州街道 |
59 | 普自文 | 男 | 彝 | 传统舞蹈 | 猫猫叉舞 | 宁州街道 |
60 | 陈家才 | 男 | 彝 | 传统舞蹈 | 猫猫叉舞 | 宁州街道 |
61 | 普进国 | 男 | 彝 | 传统舞蹈 | 猫猫叉舞 | 宁州街道 |
62 | 李贵文 | 男 | 彝 | 传统舞蹈 | 猫猫叉舞 | 宁州街道 |
63 | 陈汝云 | 男 | 彝 | 传统舞蹈 | 猫猫叉舞 | 宁州街道 |
64 | 普先明 | 男 | 彝 | 传统舞蹈 | 猫猫叉舞 | 宁州街道 |
65 | 李春文 | 男 | 彝 | 传统舞蹈 | 猫猫叉舞 | 宁州街道 |
66 | 普双福 | 男 | 彝 | 传统舞蹈 | 猫猫叉舞 | 宁州街道 |
67 | 樊海强 | 男 | 汉 | 传统舞蹈 | 猫猫叉舞 | 宁州街道 |
68 | 陈小良 | 男 | 彝 | 传统舞蹈 | 猫猫叉舞 | 宁州街道 |
69 | 聂富昌 | 男 | 彝 | 传统舞蹈 | 猫猫叉舞 | 宁州街道 |
70 | 范红朋 | 男 | 彝 | 传统舞蹈 | 猫猫叉舞 | 宁州街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