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宁县工信局认真贯彻落实陈豪书记的指示精神,充分发挥乡村新型商业中心在农村经济中的带动作用,加大资金争取力度,做好项目跟踪服务,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的召开。
一、基本情况
自2010年起,华宁县工业商贸和科技信息局向上级商务、财政部门申报了华宁斗居农产品交易市场等16个乡村新型商业中心市场项目,其中省级市场项目3个,市级市场项目13个,共向上级申请项目扶持资金500万元。其中,除2016年度项目华溪镇兴茂市场改建项目还未验收外,其他项目均已完工通过验收,资金也已拨付到位。这些市场项目在保障民生,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上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受到人民群众的好评。2016年的华溪社区兴茂农贸市场改建项目位于华溪集镇区,1999年由华溪社区第四居民小组采取租用群众土地的方式集资建设,市场建成总占地面积4332.8平方米,内含4个交易大棚。自建成以来,该市场作为华溪镇唯一一个农贸市场,是当地及周边上万农户农产品、生产生活物资购销的唯一集散地,在保障民生上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市场多年未修缮,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为此华溪镇华溪社区居委会决定筹资68.58万元,对该市场封闭式彩钢瓦顶棚及消防设备等设施进行改造提升。我局在了解该情况后,积极为华溪镇华溪社区居委会申请项目资金,并邀请玉溪市商务局有关领导到华西兴茂农贸市场进行实地考察调研,最终取得了30万元的项目资金。目前该项目各项改造工程已基本完毕,目前正在准备项目验收。该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增长,深化市场监管,改善交易环境和食品安全状况,促进镇域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2017年年初,我局向上申报了华宁县华溪镇小寨村委会集贸市场改建项目等7个乡村商业中心市场项目,目前我县正在申报2017年度的四级市场项目。
二、经验做法
一是以规划为统领,促进城乡市场繁荣稳定。2010年完成华宁商业网点规划,2016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4亿元,同比增长13.5%,增速全市排名第一,2017年1-8月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亿元,同比增长12.2%,增速全市排名第三;批发、零售、餐饮、住宿限额以上企业达17户;共建成农家店83个,覆盖5个乡镇(街道)52个村委会(社区),配送率59%,共争取中央、省、市财政资金补助184万元。在商业网点规划中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商品市场体系”的总方针,优化市场布局,调整市场结构,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大力发展新型商业业态,创新消费服务方式,不断提升商业竞争力,逐步建立适应华宁经济发展、满足市场要求,布局合理、结构完善、规模适度的现代化城乡商业网点体系。在商业网点规划中坚持以人为本、便民惠民活商,远近结合、发展稳健有序,结构调整、布局优化合理,适度超前、可持续发展四个原则。
二是完善商业网点规划,确保城乡市场高效运转。完善农村商贸网络,构建便捷村镇零售网络。以县城市政工程建设为契机,引导连锁经营企业在乡镇、社区、农村开设便民连锁经营网点,通过直营、加盟等方式,改造现有的乡村超市和代销店,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保障农村消费安全,提升农村消费水平。逐步形成布局合理、业态先进、交易方便、卫生安全的农村集镇商业网络体系,形成规范、竞争、开放、有序的农村现代商品流通体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健全农业流通体系,构建农副产品流通体系和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副产品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三是强化标准建设,规范市场秩序。加快推进商贸标准化进程,积极推动各种商贸业设施、条形码等通用性较强的商贸业装备技术的标准化。强化实施商品、服务、企业等品牌战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提高全社会商业道德水准,加大对商贸业的市场监管和执法力度,增强商贸业政策规范性、透明性和稳定性,完善商贸管理实施细则。加强对市场的管理和监控,规范市场准入,凡在规划区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大型商业零售网点,在建设用地、规划选址、建筑设计、开发建设等方面必须符合商业网点规划和国家的有关规定。
四是积极推进科技兴商,鼓励发展新型业态。商业网点规划的实施,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商业网点建设、运营管理、服务的技术含量。积极运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推广单品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先进手段。对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以及新兴的业态的培养,密切关注其发展动态,大力促进华宁流通交易方式和营销方式的变革。
五是加快商贸流通业,促进产业互动发展。坚持商贸流通业与工业相结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工商联手,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产业升级,通过实施本地化战略、走出去战略,共同组建分销网点或委托商业企业总经销。坚持商贸流通业与农业相结合。围绕农村经济兴办实业,开拓新的经营服务领域,组建一批与农民合资合作的专业合作社、村级服务站、公司和经销实体,积极培育和发展烟、菜、畜、果、药、苗等农产品基地,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化程度,促进农业产业与商贸服务业的互动发展。
(行政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