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
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预防措施:防止和纠正肥胖。避免高脂肪饮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积极发现和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和冠心病。戒除烟酒等不良习惯。
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清淡饮食,增加钾和钙的摄入量,限制食盐摄入,戒烟戒酒,控制体重,适量运动,合理休息,避免精神过度紧张。
高血压病是一种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改变你自己的不良习惯,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地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冠心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亦称缺血性心脏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器质性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或心肌坏死的心脏病。
冠心病临床症状突然出现胸前区憋闷疼痛,气短、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患者被迫停止活动,轻者能够在数分钟内自行缓解并休息后逐渐恢复正常。
预防措施:合理饮食,控制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多吃素食。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紧张,保持足够的睡眠。保持适当的体育锻炼活动。多喝茶,实验均提示茶水中的茶多酚有显著的抗凝、促进纤溶、抗血栓形成等作用。不吸烟、酗酒。积极防治老年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等与冠心病关系密切的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其特征是手、足小关节的多关节、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症,经常伴有关节外器官受累及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可以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
预防措施: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关节处要注意保暖,不穿湿衣、湿鞋、湿袜,不要卧居湿地。
不要做对关节造成太大负担的运动和劳动,经常洗温水澡,运动时可以戴护膝等保护关节。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控制自身饮食结构。饮食的酸碱平衡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预防及并发症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少吃肉类,多吃蔬菜。
中风
中风又称脑卒中,是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以局部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包括颅内和颅外动脉、静脉及静脉窦的疾病,但以动脉疾病为多见。
对中风的预防遵循三级预防的策略:
一级预防:即针对具有脑卒中危险因素的人群,积极治疗危险因素,同时定期监测其他危险因素的发生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疾病发生;已经证明,禁烟、限制膳食中的盐含量、多食新鲜水果蔬菜、有规律地进行身体锻炼、避免过量饮酒可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此外,还需要对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采取药物治疗,以减少心血管病危险并预防中风。
二级预防:即针对已发生过一次或多次卒中的患者,给予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严重脑血管病发生,常用的5类降压药均可用于脑卒中二级预防;对已经患有糖尿病等其他疾病的人员开展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这些干预措施与戒烟相结合,往往可以预防近75%的血管性反复发作事件。
三级预防:即对已患卒中的患者,加强康复护理,防止病情加重。严重脑卒中可造成永久性神经损伤,急性期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造成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卒中可分为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又根据发生部位有不同的治疗方式。对其特异性的治疗包括溶栓、抗血小板治疗、早期抗凝和神经保护等,非特异性的治疗包括降压治疗、血糖处理、脑水肿和颅内高压的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