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升高、雨季来临,又到吃菌的季节!同时也进入野生菌中毒高发期,有人上吐下泻,有人出现幻觉,更有甚者直接危及生命。尽管如此,仍然阻挡不了人们对野生菌的热爱。
一、常见有毒野生菌
1、鹅膏菌,又称绿帽菌、鬼笔鹅膏、蒜叶菌、高把菌、白毒伞。该菌中毒死亡率高达50%以上,严重者会出现急性肝衰竭死亡。该菌是造成我国蘑菇中毒死亡的最主要类型,形态与鸡枞相似,因此采拾要注意辨别。
2、亚稀褶红菇(火碳菌)是我省中毒最严重的毒菌品种,中毒死亡率可达70%以上,它属于火炭菌家族里的有毒菌,与可食用菌在外形上非常相似,不易区分,建议这类菌子都不要食用。食用者2~3天后出现急性血管内溶血、小便酱油色、急性溶血等症状,最终导致急性肾衰竭。
二、如何预防野生菌中毒
1、采拾或购买菌子时,选择认识的无毒野生菌采摘或购买。
2、不要采拾或购买有明显腐烂或变质的野生菌。
3、不同野生菌不要混在一起炒或煮,食用野生菌最好不要过量。
4、菌子烹饪的方法要得当,一定要煮熟炒透。
5、吃菌子时不要饮酒,酒精可促进毒素吸收,也可以与菌子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毒素,进而引起中毒。
三、发生野生菌中毒怎么办
发生野生菌中毒,应立即前往正规医疗机构治疗,在前往医院治疗过程中最好携带剩余野生菌样品,以便于进一步明确诊断治疗。若不能及时就医,在家里应采用简易的方法进行催吐、导泻等处理,经过这些处理后,应尽快转送至医院诊治。